“去年,全國一共出版了10萬種各類不同的圖書,今年能有所增長,大概11萬種左右。”
“海港能占多少?”
數據亮出來,周浩然果然對出版的圈子就有了一個大致上的了解。
這規模還真不小呢!
“海港是大都市嘛,全國出版量最高的地方。”李長興想了一下,“具體數字,我需要再去問。不過肯定是超過一萬種了。”
“一萬種,就是一萬筆訂單?”
周浩然頗為吃驚。
怪不得海港有兩千多家印刷廠呢。
數量少了還真不行!
市場規模真大啊!
李長興道:“有很多都是系列叢書,一套叢書有二三十種圖書,印刷的時候就算一單。總體下來,我估計海港全年的圖書出版訂單,5000單也差不多。”
“民營出版占多少?”
周浩然瞇起眼睛。
“10%左右吧。”李長興頓了一下,“這是去年的比例,今年肯定會有所上漲。”
周浩然分析著說:“也就是說,整個海港民營的出版訂單,全年下來一共也就是500單左右。”
李長興道:“嗯,這是正規出版物。還有很多盜版出版,那就太多了,很多設備落后的印刷廠,都是靠著盜版印刷在生存。”
“一共500單,最多幾個億的盤子。算上盜版,也就十幾億唄,幾十上百家民營印刷廠來分。”周浩然語重心長,“老李,這印刷廠的生意,真沒什么意思。要我說,找個年輕的副廠長過來,跟著你學一段時間,你交班得了!有這心思,你還不如去做地產生意呢。”
“地產啊……”
李長興似乎很糾結。
周浩然揮手,在這一片畫了一個大圈,“這一片工業用地,不出五年,性質全都給改。要么改成商業用地,要么改成住宅用地。像出版社這種低端工業,全都得搬到郊區去。黃浦灘的兩岸,這是黃金地段,開印刷廠可太浪費了。”
“你是說這片地?”
李長興聽明白了他的意思。
周浩然道:“腳底下這片地,幾年之內就得有城建新規劃,要么蓋大酒店、寫字樓,要么蓋高檔住宅。與其轉給別的地產商,還不如成立個中博地產,你來當總經理呢!”
此前,中博書局花了那么大的代價,接盤了長興出版社這個業績糟糕的重資產業務。
盯上的可不是印刷廠。
而是腳下的這塊地。
這里位于靜安和黃浦的交界處,現在看來位置挺偏,等海港大開發搞起來之后,這里就是寸土寸金的核心地段。
“副廠長可不好找啊。”
李長興嘆了口氣。
周浩然笑道:“我已經找好了。”
“啊?”
李長興大吃一驚。
周浩然道:“過幾天就帶過來了,你先別忙這事,先把媒體這關過了。”
李長興鄭重點頭,“嗯,他們什么時候來?”
“已經來過了。”
周浩然看過了暗訪的鏡頭,他很滿意偷拍畫面里李長興的表現。
調查組一共走訪了六家民營印刷廠,每一家內部都是亂象叢生,不顧工人的死活。只有長興印刷廠,管理嚴格、規則有序,可以作為正面典型來加以宣傳。
“來過了?”李長興面色大變,“暗訪的?誰啊?我怎么不知道?”
周浩然好笑道:“趙明建趙總,你跟他談的不是挺好嗎?”
“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