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天氣愈發冷冽。
周浩然開著一輛白色的夏利轎車,來到了長興第二印刷廠。
這里接收了122位國營印刷廠職工。
過來看看情況。
“咦?”李長興也在場,不禁一愣,“你這車?”
“這車好,低調。”
周浩然對這些不在意。
主要臺里發的這輛小汽車,配置太低了,沒有電子轉向助力,以至于轉動方向盤很沉,不適合女司機。
恰好,陽陽姐要對接供貨商和貿易商,需要一輛豪車撐場面。
那輛銀灰色的虎頭奔,就拿去給她開了。
周浩然平時開著一輛夏利車,就可以在單位里來去自如,這是單位里發的銷冠獎勵,名正言順。不用像以前似的,需要把車停在外面,然后步行去單位。
李長興笑道:“大先生的境界,的確不需要靠著名牌和豪車來裝點。”
“新來的那些人,怎么樣?”
周浩然關注的不是這些從國企來的員工,而是二廠的廠長韓航的管理能力。
工人都差不多。
表現的好不好,這得看領導的管理水平。
李長興道:“主要都是一些裝訂工人,我看還可以,韓廠長能說會道的,嘴皮子很利索,我看大家都挺相信他。”
“那就重點培養。”周浩然一聽就有數了,笑著說,“老李,你做印刷廠的這點生意,太屈才了。”
兩人去廠房里轉了一圈。
就很滿意。
韓航就是陽姐挖來的那個倉庫管理主管,這廠長當的得心應手,各種數據張口就來。
現在,二廠這邊每天能夠出貨1萬-1.2萬本。
產量是一廠那邊的2-3倍。
最重要的是成本的控制。
如果不算債務利息,平均每本書的成本投入,要比一廠那邊少25%。
比如人員結構的安排。
采用老帶新的模式。
推行八級技工制,由老師傅帶徒可抵生產定額,膠印車間損耗率從7%降至4.2%。學徒期也會大大縮短,預計可以由三年壓縮至十八個月,人力成本預期下降23%。
還有就是跟鉛板廠定點合作。
印刷廠里有鉛板車間。
過去的模式,用過的鉛板就扔進廢品庫,當廢品賣掉了。
同時,還要大量采購新的鉛板。
經韓廠長調研后發現,廢棄的鉛板,都被鉛版處理廠收走了,回爐熔鑄車間在120度的熔鉛鍋處理,就可以變成新的鉛板重新銷售。
長興印刷廠是海港目前最大的民營印刷廠,鉛板用量很大。
足以養活起一個小型的鉛板處理廠了。
那為什么還要采用賣廢品、采購新品的方式?
跟固定的鉛板處理廠合作,讓他們幫忙處理廢舊鉛板,回收再利用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