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全村的希望。”
譚明亮坐在床邊脫衣服,說了大實話。
“我知道。”
周浩然自然能夠感受,不管是學校還是學院,甚至特殊部門的竇局長,對他都有格外的關照。
這種感覺,既是壓力,也是責任。
譚明亮道:“行業里,有幾個學術大佬是從國內出來的,不過都換國籍了,都是外國人了,代表的是美國。我估計,現在很多人最擔心的就是你換國籍。你要是也換國籍了,希望就破滅了。”
周浩然沒有換國籍的念頭,沉吟道:“學術圈是一片大海,我最多是個小水滴。就算我走出來了,混進了大海里,也微乎其微。大國崛起想寄托在我一個人身上,幾乎不可能。”
譚明亮笑道:“就算是小水滴,有也比沒有強。”
“不過,我有個辦法。”
周浩然瞇起眼睛。
譚明亮已經脫掉了衣服,只穿著一件黑色的褲衩準備去洗澡。
聽到這話,回頭看他。
“什么辦法?”
“不破不立!”
“啊?”
譚明亮沒太明白他的意思。
周浩然淡然道:“現在的計算機產業,這片大海是屬于美國的。就算我冒頭了,我也只是個小水滴。這就注定會導致中美之間的巨大差距。”
譚明亮嘆氣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這個行業,美國已經發展了四五十年,國內才剛剛接觸。”
“如果以犧牲我個人為代價,把這片大海變成公海,全球共有,我們就有機會分享美國發展幾十年的科技紅利,這才是我們國家的發展機會!”
周浩然一身正氣,宛若勇士。
譚明亮就不倫不類,半裸著身子,愕然看他,“犧牲什么?”
周浩然沉吟道:“現在的科學界秩序,是由美國主導構建,幾十年來,已經形成了知識的精英壟斷,設立了一個又一個專利門檻。我記得60年代,美國就有人號召知識民主化,希望打破精英壟斷,推動公眾參與科研,推動學術的開放獲取。”
“學術oa?”
譚明亮是業內人,還在美國讀博,他一下就明白了這意思。
周浩然笑道:“對,就是oa,要推進研究成果的免費開放,不受技術、法律和財務的限制。我聽說,美國現在又有了這種論調?”
“有啊,可推進不起來。”譚明亮對此就很熟悉了,“個別一些價值含量比較低的論文還行,可沒人會真的那么大無畏,會把那些有價值的核心論文免費公布出來。”
周浩然大義凜然的說:“我可以!”
科技產業的傳統模式,是圍繞著西方推崇的“私產”、“私有化”的概念而興起,也就形成了現在大行其道的專利制度。
就比如論文發表。
論文這是有版權的。
別人需要付費訂閱期刊,才能。
如果想使用論文中的一些新概念做技術開發,就要跟論文作者開展合作,要么給錢,要么是共享專利。
因為有利可圖,所以許許多多的人會熱衷科技前沿。
也形成了一個良性的市場閉環。
可時間長了,這就會形成知識、技術的小范圍精英壟斷。
這就導致有的科研團隊,為了做一個項目,首先要想辦法繞開別人的知識產權體系,導致項目開發遇到瓶頸,遲遲無法突破。
這對人類的技術發展來說,這會很不利!
有人就提出了反對意見。
60年代,美國人就有形成了一股共產思潮,要求技術共享、知識產權共享……這股浪潮自然就被撲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