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來了,這就是名副其實的全國第一!
到時候,全國高校都要做校園一卡通,就不必去清華北大什么的學習調研了,都會紛紛來海港請教,這對校領導、院系領導來說也是巨大的榮譽。
寧元甲很振奮的說:“好,那我參與,這次不選擇磁條卡,那得還是射頻的mifare卡吧?”
“差不多。”
周浩然點點頭。
寧元甲提議道:“那我有個建議,最好把丁瑞博士也給邀請進來。”
“丁瑞?”
喬海就在旁邊,他沒聽說過這個名字。
寧元甲笑道:“他不是咱們學院的,他是電子學院通信工程專業的。要圍繞mifare卡做項目,還是得懂電子工程才行。”
喬海認同道:“還真是,mifare卡這是前沿的產品,研發出來沒幾年,國內都沒什么應用。咱們要是圍繞著mifare卡做校園卡,遇到了一些技術性難題,得咱們自己攻關,反正國內是找不到什么學習對象。”
“丁瑞挺厲害的,他之前做的指紋識別,都被商家買走了,應用在了門禁系統上,我看就挺好的。”
寧元甲大力推薦。
周浩然一聽,就很感興趣,笑著說:“寧博士,咱們的這個項目,經費有限,可能也就幾萬塊錢。團隊人數不能太多,我的計劃,就組一個12人的團隊就行。”
寧元甲笑笑,“那也不少了!”
周浩然道:“現在有很多人都在報名,我對學院里的這些博士、碩士都不了解,對通信工程的同學就更不清楚了。寧博士,要不你辛苦下,跟喬海哥一起,來一場考核,把適合的人挑出來。”
“沒問題,我來辦!”
寧元甲自告奮勇,這本來就是他喜歡的事。
周浩然道:“選人的時候,除了技術水平要好之外,還有其他的幾點要求。第一點,就是最好要擅長英文,英文得好。”
清華北大的it水平那么強。
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英文水平好。
他們那邊,上課都是用英文的……復旦的課程,也有全英文授課,不過這是有區別的。只有個別專業課,才是全英文授課,大部分都是國語。
清華北大那邊就不一樣了,大部分都是全英文授課,哪怕上個數學課、信息課,也都會是全英文。
英文好,就是科研人員的必然優勢。
“英文……”
寧元甲一下就被為難住了,因為他的英文也不是太好。
周浩然道:“至少要能看懂英文材料,我們做的這個校園一卡通,在國內沒有可以討論和學習的對象。如果遇到了一些我們攻克不了的困境,那就得向外求助。我在斯坦福大學有一些關系,必要的時候會請他們幫忙。”
寧元甲松了口氣,笑道:“看材料這簡單,國內的這些人,差的主要是口語。”
周浩然接著說:“還有就是最好要有一定的溝通能力,我們這個項目,在運作期間可能會遇到很多困難。在很多場景的應用落地,也需要說服很多部門才行。能說會道是應用落地的助推器。”
“還有嗎?”
寧元甲覺得這人是真有水平。
技術和應用是兩回事。
校園一卡通,跟一般性的大學里的科研項目不同。大學里做的項目,大部分都是科研性質的,就是向學校或者國家申請經費,然后做項目。
項目做出來后,能創造多大的價值,這就沒人管了。
能不能有實際效果,也沒人在意。
這就造成了巨大的研發浪費。
應用才是實現科研落地的最終環節,可這往往就不是科研人員能決定的了。技術最好的科學家,也不一定能把他的研發項目落地應用起來。
就比如程院長曾經參與過的海港it業的榮耀——東海電腦。
曾經也是國內的科技巨頭。
就是應用落地太差,被市場拋棄,偌大的團隊四分五裂。
周浩然關注的顯然不僅僅是技術工程,還有應用的可能性,說道:“誰要是申請過科研項目,從學校拿到過經費,就優先錄取。搞錢的能力,也是做科研的前提條件。得組團打怪。”
寧元甲正色道:“嗯,校園一卡通這是個大項目,我估計買設備就得大幾萬。最好是把這個大項目打散,以多個小項目的名義,分散著跟學校申請經費。否則一個項目最多申請10萬塊,根本不夠用。”
周浩然眼睛一亮,“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