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游愕然一愣。
張朝洋就更失神了,“假的?”
“所有的互聯網項目,早期都是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互聯網創業的邏輯,就是游走在法律和道德的邊緣。道德圣人做不了互聯網。”
周浩然先是高屋建瓴的做了結論。
張朝洋說不出話來。
感覺受辱。
周浩然接著說:“失敗了,就是假的。成功了,就是真的。這個行業,就是實實在在的勝者為王敗者寇。所以這個項目,短期內先用點手段,把地盤給扎穩!”
張朝洋沉默。
已經跟不上他的思路了。
徐游也有些泄氣,覺得自己跟大先生在商業認識上完全不是一個層次的,“大先生,你就說吧,我應該怎么做,我是你的職業經理。”
周浩然微微一笑,才緩緩的說:“想把全球商標的認證業務給做起來,首先得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自身足夠權威。如果不權威,商家都沒興趣,我們發不發認證商標,人家都不在乎。”
這下張朝洋聽懂了,配合著說:“就像國內的‘馳名商標’,這是國家認證。因為有權威,所以商家才會在乎。才會有企業愿意愿意花十幾萬從正規渠道拿到認證許可,花上百萬從非正規渠道買到認證。”
“嗯,賣商標許可,其實就是這類生意的主要收入來源。”
徐游心里明鏡似的。
這種生意里,難免會有灰色收入,賣商標認證,跟賣聯合國金獎,本質上沒什么不同。不過就是一個是鳳凰,一個是像鳳凰的野雞。
“所以啊,權威是前提條件!”周浩然知道他欠缺的是什么,無非就是名氣和底蘊,“在全球的商業資訊領域,最權威的機構,也就是那么幾個,《華爾街日報》《財富》《福布斯》《巴倫周刊》,再就是路透社、彭博社,幾乎都有著幾十年上百年的歷史。他們的權威和信譽,來自幾十年的積累和沉淀。”
徐游點了點頭,“是啊,《財富》發布的一篇企業報道,能拿到幾十萬美元的公關費。隨便一個商業榜單,都會讓許許多多的企業為了上榜而積極送錢。這才是權威。我們做一個商標認證的網站,短時間內不可能有這樣的效果。”
周浩然已經制定好了發展策略,“解決方案,就是借殼生蛋。”
“借殼?”
徐游和張朝洋對視一眼,都沒太懂。
周浩然笑道:“《華爾街日報》、路透社什么的,這都是世界頂級媒體,價值幾十億美元,咱們不用想。《財富》《福布斯》《巴倫周刊》《經濟學人》這種就不一樣了,都是雜志社。都經營不善,常年游走在盈虧線的邊緣,價格很便宜。”
“你要收購?!!!”
徐游猛然反應過來。
周浩然笑著說:“商標認證這個業務,全球的商業資訊公司都沒有做的。如果有人做了,那也是邊邊角角的沒有權威性。如果能拿下《財富》《福布斯》《巴倫周刊》《經濟學人》等幾個權威的財經雜志,以這些雜志的名義來做這個業務,權威性才能有所體現!”
徐游皺起眉頭,“就算這些雜志社的價格不高,那少說也要幾億美元,這也是天價。”
“所以才要做互聯網。”
“啊?”
“美國那邊的形勢,你們也都看見了,以雅虎、美國在線為首的互聯網企業,股價都是幾倍幾倍的增長,市值都在一路躥升。雅虎的市值,已經幾倍于《華爾街日報》了。”
“靠著泡沫去沖市值!”
徐游又反應了過來。
他畢竟是銷售出身,對市場的理解比老張更快更深。
周浩然點了點頭,提出了他的第一個小目標,“我們的這個互聯網項目,要積極的尋找利好優勢,兩年之內必須上市!市值至少做到50億美元,甚至100億美元。這么高的市值,兼并購幾家幾億美元的雜志社,還不是很輕松?”
:<ahref="https://0d6f590b"target="_blank">https://0d6f590b</a>。手機版:<ahref="https://0d6f590b"target="_blank">https://0d6f590b</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