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明王印,以舍利之力,凝聚明王大勢,一拳一式,力量提升翻倍。
這才是宗師境佛修爭斗的手段。
腦海之中的修行功法不斷演練,站在水底的張遠身軀背后,一尊不動明王之身凝聚。
以舍利之力催動,演化明王。
這就是不動明王印。
明王之力加身,可提升自身氣血真元,罡煞之力!
張遠丹田中的舍利已經到宗師境第二層的龍象之境,催動舍利運轉明王印,對張遠的力量提升是不可思議的三倍。
他原本的肉身之力就是七象三十五萬斤巨力,加上大圓滿層次的武道戰技,再有蛟龍力量加持,一擊可輕松過五十萬境。
現在翻越三倍,那就過一龍之力,遠遠超越百萬斤力量!
他張遠雖然領悟的大道之力還不夠,比不上那些資深的宗師。
可他光靠肉身之力,就能超越一龍之力!
世間宗師,幾人能做到?
雙拳緊握,張遠目中透出驚喜。
大河之底,張遠身外形成一片真空,淡淡的明王之影透出金光。
青色蛟龍之影在身外旋繞,引動氣血力量鼓蕩。
“嗡——”
許久之后,張遠渾身一震,身外所有的氣血真元全都收斂。
明王之影緩緩虛化,落在他的背后,印在后背,如同圖騰紋身。
丹田中的舍利之力悄然運轉,引動明王之力加持自身。
張遠身外,七尊戰象身軀慢慢消散,最終到只剩兩象之影,他身軀中力量才趨于平衡。
五尊戰象之力鎮壓明王之力于身。
背負明王印于后背,無時無刻不在熬煉肉身筋骨。
他的骨骼,脊柱之上金光浮現,隨著呼吸,金光流轉交錯。
背負明王,鍛筋煉骨。
這是明王宗熬煉肉身的法門,張遠拿來修自身的武道金身玉骨剛剛好。
蛟龍之影鉆入左臂,化為盤繞龍紋,背后明王之紋透出淡淡血色。
光是這不動明王印就有如此手段,不知明王宗中,號稱明王十八印,三十六相的傳承,會有多強橫。
他日有機會踏出雍天洲,他定要去自在明王宗一趟。
張遠身上氣息沉寂,所有力量終于歸為一體,然后一步踏出,沖出大河。
“師尊!”斷橋之上盤坐的鼎元雙目之中帶著血絲,目中全是驚喜。
“哈哈,無忌佛主當真活著!”另一邊,有僧人面上透出感慨。
“七天了,真沒想到啊,我無況怎么說的,張,無忌師兄怎么可能死?”無況佛主長笑。
……
——————————————
通遠鎮斷橋一戰,梁原域宗師枯榮佛主不敵九位先天境強者聯手,斷掌而去。
大天龍寺不但損失傳戒那樣的強者,又傷了坐鎮宗師,更是僧兵佛徒傷損極大。
一時間,大天龍寺治下人心惶惶,兵力收攏,再不敢招搖。
之前響應大天龍寺,前往小天龍寺施壓的各方,也都縮頭。
據說小天龍寺無況佛主聯手玉昭寺轉世重生的無忌佛主,還有梁原域中后輩第一人鼎元,就能在通遠鎮斷橋上抵住宗師一擊不敗。
當初傳說的小天龍寺有寶物,可擋宗師,看來真的不是虛構。
這一戰,沉寂衰落無數年的玉昭寺,再次大放異彩,名聲響徹梁原域。
等張遠隨著鼎元他們回到玉昭寺地界,早已等待的彭政,趙闊,徐長志等人,都是歡喜相迎。
在玉昭寺治下的長林寺休整,張遠見到了從廬陽府黑冰臺而來的王啟年,還有身形胖大的姚大善人。
“大人,幸不辱命。”姚大善人上前,向著張遠躬身抱拳。
張遠伸手拍拍他肩膀,鄭重道:“姚俊生,兄弟們欠你一條性命。”
這話讓姚大善人渾身一顫,聳一下肩膀,喃喃道:“大人,你這話怎么說的我熱血沸騰,恨不得將這命賣給大秦……”
一旁的王啟年向張遠使個眼色,兩人走到一旁。
“梁原域中變局太多,廬陽府黑冰臺也做不了主,就連鄭陽郡那邊,也一時間沒有什么好的主意。”
壓低聲音,王啟年伸手指指不遠處與彭政相談甚歡的青須老者。
“那是鄭陽郡祭學龔宇正,從五品的儒道言官,是鄭陽郡中派來,接洽梁原域中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