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
大皇子剛想再開口問,上首司禮太監手中玉缶敲響,大殿之中官員忙各據己位。
余愧貞也是趕緊向著大皇子一躬身,然后退回自己位置去。
“龍象境,怪不得……”大皇子輕輕低語,然后雙手捧在身前,微微低頭。
上首端坐的元康帝已經放下手上卷宗,只手掌握住玉玨,看向下方一眾官員。
“郭銘,你兵部是最先得到消息的吧?”
“說說吧。”
元康帝的聲音響起。
大殿上,所有人都轉頭看向兵部尚書郭銘。
此時大殿上真正了解被召見原因的,估計不超過十個人。
而其中完全了解訊息的,恐怕不超過五人了。
確切說,是三人。
元康帝。
定國公。
還有蘇靖。
張遠奪權發起國戰,只稟報兩人。
皇帝,黑冰臺指揮使。
黑冰臺中行事,也只要稟報這兩人。
郭銘深吸一口氣,上前一步,躬身抱拳:“陛下,兵部日落時候收到稟報,西北境黑冰臺三鎮指揮使張青陽突然傳令,以國戰時局,集結西北赤鱗,鎮守各軍。”
“赤鱗軍已經集結,各郡鎮守軍目前只有鄭陽郡在動。”
“因黑冰臺之令是絕密級,兵部目前所知訊息也就這么多。”
郭銘說完,往后退一步。
國戰?
三郡大軍集結?
一時間,大殿上所有官員都是面露茫然。
什么是國戰?
那是六部之中至少兵部,戶部,還有另外一部同時定策,中樞用印呈報,再大朝會三次,皇帝親定,才能發動。
這百年來,大秦已經沒有主動發動過一次國戰。
正是對國戰已經陌生,此時郭銘說完,大殿上官員都是茫然了。
而且,張青陽是誰?
說實話,朝中官員,對邊郡官員,還是黑冰臺的官員,根本不怎么關注。
正所謂天高皇帝遠,那等邊郡地方,大多數的官員都是一輩子蹉跎,連皇城都沒有來過。
此時大殿上這些高官,有幾個會在意西北邊郡那邊事情?
但是,剛才郭銘稟報的訊息之中,傳遞出幾個信息,不能不關注。
“郭尚書,你的意思是,黑冰臺三鎮指揮使發動國戰,且奪權地方與邊軍指揮權?”
一位穿著紅色官袍的老者抬頭,看向郭銘。
“什么時候,黑冰臺可以如此輕易決策,能發動國戰?”
“你們兵部就任他們——”
老者的話沒說完,大殿上一聲輕咳。
立在定國公陸鈞身后的蘇靖上前一步,抬手抱拳:“陳侍郎,大秦黑冰臺兵甲指揮使是可以發動國戰的。”
“大秦律中有載三十二條律,不只是黑冰臺,凡我大秦兵卒,皆可國戰。”
蘇靖的話讓那老者瞪眼,卻說不出話。
秦律上是這么說,可說歸說做歸做。
秦律上寫的東西,就是真能照搬?
“不合規矩,此等國戰需要兵部戶部出面,若不然無法定功勛,供軍器,陛下,這口子不能開。”前方,一位白須老者躬身。
這是將戶部和兵部抬出來。
看看,你們兩部的事情,外人搶去做了。
“不錯,陛下,黑冰臺中人并無領兵經驗,貿然發動國戰,若是失敗,損耗軍民不說,更是有損我大秦威嚴。”另一邊,有人躬身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