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之上不少人笑著開口。
無云子點點頭,看向左凌霄。
“凌霄,你率內門精英弟子,往雷音禪寺,記住,只觀禮,絕不下場。”
左凌霄向著無云子和大殿上其他長老一稽首,轉身出殿。
……
隨著青云仙宗傳訊,有精英弟子在長老左凌霄帶領下,往雷音禪寺觀禮,一時間,仙魔各方,除了萬妖谷治下無聲息,其他各方都表示,要派人去雷音禪寺。
雷音禪寺在沉寂三日之后,向各方回應,邀請各方精英到雷音禪寺觀禮。
四大書院之中,經綸學府和璇璣書院隨后也派出各自門中精英,往雷音禪寺觀禮。
——————————————————
青天洲上的儒修所學劍道,與雍天洲上有所區別。
張遠與荀林同行,一路上兩人研修劍道,各自感悟不少。
張遠對輕靈精巧的儒道劍法并不排斥,但從他自己來說,他還是更喜歡以力壓人,橫絕霸道的剛猛路子。
他的刀法,拳法,走的都是山岳天傾的威猛大勢。
戰陣攻伐,沙場拼殺,這等路子最適合。
不過從青天洲上儒道劍法的研究,張遠自己對靈巧劍術的應對,以及大道之力加持于身的掌握,多了幾分純熟。
倒是荀林一路上最郁悶。
因為一路走來,不管是儒道探討還是武道研修,劍道交流,他都感覺自己在張遠面前仿佛是字跡寥寥的白紙。
除了每日用劍道引雷霆轟擊張遠身軀,看張遠齜牙咧嘴模樣,心中多幾分暢快之外,荀林真的感覺自己這位浩然書院最頂尖天驕,山長親傳,實在過于平庸。
特別是張遠竟然還有空畫畫篆刻!
一路前行,張遠竟然在進入雷音禪寺治下的寺廟時候,觀摩繪制山崖石刻,臨摹那些寺院供奉的佛陀菩薩。
青天洲上大乘佛法傳承,以佛陀和九天菩薩像為主。
這些像大多慈眉善目,溫潤柔和,不過也有些作怒目金剛,手持降魔佛寶。
張遠的明王印屬于小乘佛法,以殺戮鎮壓之力為主。
張遠觀望這兩種不同佛法,卻不是要研習,而是感悟兩種佛門傳承中力量的運轉。
小乘佛法大約與大秦武道相識,力量求諸于自身,內力外化,引動風雷。
大乘佛法與儒道相似,引功德化大道之力,天道加身,外力內化。
白鹿書院張居正,入青天洲佛門地界第三日,于距離雷音禪寺一萬三千里外青松寺一指敗青松寺方丈,宗師境佛修青木禪師,毀其所修青松不動訣,青木禪師半日后抱憾坐化。
白鹿書院張居正,入佛門地界第五日,于距離雷音禪寺一萬一千里外玄鐵寺,一指破宗師鐵心大師玄鐵佛身功,破玄鐵十三金剛佛陣,鐵心大師兩日后傷重坐化。
白鹿書院張居正,入佛門地界第八日,距離雷音禪寺七千里,一指點殺金鐘寺龍象宗師金鐘尊者,碎金鐘寺鎮寺之寶鎮天金鐘。
白鹿書院張居正,入佛門地界第十日,距離雷音禪寺四千里,于龍象金剛寺一指震殺三位金剛境佛修,重傷修龍象般若功的住持方丈白月,白月禪師在張居正離開一日后,坐化。
白鹿書院張居正,入佛門地界第十三日,于靈泉寺一指震殺靈泉寺方丈,宗師釋正,震碎雷音禪寺來援龍象境巔峰宗師云泰禪師心脈。
此時,距離雷音禪寺,一千里。
再一日,白鹿書院張居正,踏上雷音禪寺山門。
“白鹿書院張居正,為玉寧城百姓學子死難之仇,欲屠雷音禪寺十倍弟子。”
“張某已到,雷音禪寺何人來迎?”
聲音如同雷霆穿空,百里山河震蕩。
雷音禪寺上空,鐘聲長鳴。
“咚——”
“咚——”
“咚——”
鐘聲六響,龍象圓寂。
一日之前趕回雷音禪寺的龍象宗師云泰,坐化于雷音禪寺。
手按劍柄的荀林看向身前手持折扇的張居正,面皮微微抽動。
自己陪這個瘋子一路走來,是不是錯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