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莫三江家,余小花已經早就養了很多小雞了。
日常那些沙蟹剝了腸子都是用來喂雞,雞仔長的又快又好。
聽了莫三江的話后,她又跟別人預約一批小雞苗了。因為目前她家的母雞還太小,沒有生雞蛋呢,只能跟別人買了。
王大媽就很聽她三兒的話,早積累了一些雞蛋,已經在孵小雞了。
當然,她家也沒有人反對,反正養雞又不用他們動手。
那兩個跟過來的孩子,很勤快,每次放假后都幫王大媽干活,經常去田里撿野菜喂雞。王大媽已經當他們是親生孫子一般了。
余小花的地基坑挖好了,由于她不會建房子,就請了附近大隊的一個大工過來幫忙,預計給半個月工資,讓對方幫忙把地基建好先。
(不盡快造地基的話,小孩子容易掉里面坑去,不安全。)
這個師傅手法好,壘的石頭緊密平整,好像藝術品一樣,莫三江看見都大為佩服,高手在人間啊。
大伙開始有條不紊收稻谷了。
村里多是梯田為主,村民們的田地都不多,一般人家一兩天就割完了。
莫三江和莫大成和余小花三戶,大家合伙一起割稻谷。
小孩子們放學后也會去田里幫忙,主要是抓禾蝦和撿稻穗。
藍天白云,地上一片金黃色,有時大風吹起,翻起一陣稻浪。
莫三江覺得這幅畫面自己是一輩子也看不膩的。
這是一個收獲的季節,也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參與收割的日子。
莫大成感到三兒莫名的壓抑的興奮,奇怪地問:“三兒,割禾有什么好高興的啊?”
臉朝泥土,背朝天,秋老虎熱得人人汗流浹背,大太陽毒得很,曬得皮膚發燙黝黑。
稻禾上還有很多小毛毛,如果飛到人身上就會癢癢的,有過敏皮膚的人還會起疙瘩。
收獲雖然是喜事,但是也是累事啊。
他們這邊收割完,那邊孩子們就拎著編織的竹欄柵,圍著自己的稻田。她們放雞進去吃掉在地上的稻谷,和人們看不見的各種蟲卵了。
看見莫三江家里都是這樣操作,有些勤快的村民也跟著有樣學樣,連忙編織竹欄柵起來,準備圍雞吃蟲了。
王大媽喜滋滋的,回家說,家里母雞這樣養,生的蛋都比之前的大。
于是,她又沒有了五只不是受精卵的雞蛋。
農村人想要孵小雞時,她們會拿著雞蛋每一個都照看一下。里面如果沒有受精卵的雞蛋,那就是孵不出小雞來的雞蛋,只能被人吃掉。
至于為什么煮五個那么大方……
是這樣分配的,莫大樹和莫大海各一個,懷孕新兒媳一個,兩個孩子也喜獲各一個。
整個家里只有王大媽沒有雞蛋吃,而且家里母雞都幾乎是她伺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