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村長也是沒辦法,因為幾個丫的家庭剛來的時候,天天吵吵鬧鬧,還隔三岔五地打架,互相之間指責,埋怨不得停。
莫村長一氣之下,就全部這樣安排了,還放出狠話:不聽話就給我滾!
就連住,都是安排在莫大成父母之前的舊房子里,新樓房即使空著,都不想讓他們進去肆意糟蹋。
嘿,這安排做得挺絕的。
但也做得很對,不能讓他們這些人厚著臉皮,來占莫家人的便宜。
這是他身為莫家大家長,需要幫助莫大成看著這個家的。莫大成不好意思說的、做的,莫村長都幫忙做了、說了。
他那段時間的口頭禪就是:“多的是人想過來干活!如果不是親人,誰要你們啊?”
的確,誰家沒有三五親戚?
如果不是莫大成,誰會全部請你們這些人啊?
貪你們住得遠,又要包住又要包吃么!
肥仔看到那兩層房子,他幾乎過目不忘,記憶中看過調查資料,說莫大成是莫三江的鄰居,有一座兩層樓房。
于是他就問:“這是我姐夫的小房子吧。”
雖然是詢問的語氣,但其實是十分確定的。
莫三江點頭:“嗯。是成哥的房子。”
肥仔看見那些人全都低著頭殺雞,很是感嘆:“哇,看情況,你們真的一天,要殺大約一兩千只雞呢,沒想到這么厲害。”
莫三江回應:“應該差不多吧,現在只能人工殺,慢慢來。”
什么時候可以上殺雞流水線呢?市場根本沒得賣,問別人,別人都取笑,哪里有人要殺雞流水線的?
一般的家庭,一個星期也吃不上一次雞肉。
哪里會有那么多雞殺!又怎會有那殺雞流水線?
嗯,莫三江覺得要抽時間想法子,改進一下那些流水線,變成專業殺雞的流水線了。
不然,養那么多殺雞員工,日常要不少錢呢。
只是,如果做了流水線的話,殺雞就不能在村里殺了,需要到外面找廠房,或者需要拉一條專業的工業用電進村。
唉,萬事待興,做什么都是想想很容易,做起來很不容易。
如今莫家村,已經暫時成為了全市,最大的養雞大戶了。
尤其年頭那個發瘟事件(禽流感),很多之前得了雞瘟的養戶,他們養的禽類全都死得一干二凈。
更是突出莫家村的雞,在人民菜籃子里的重要性了。
上面領導都看在眼里,經領導打招呼和安排,很多養殖戶慕名而來過來取經。
莫村長也歡迎他們,跟他們口頭達成互助合作。
也是,莫村長他們不止養雞,還自己買雞,還要供應炸雞店,名聲在外,目前根本就供應不及。
一個行業的興旺,不能就只依靠自己一個產業。
只有形成產業集群,相互協作,資源共享,才能共同抵御風險,實現可持續發展。
莫家村的養雞產業就是一個很好的范例,大家團結一心,共同努力,不僅讓自己的產業做大做強,還帶動了周邊地區的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的動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