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哥留著跟肥仔在游泳,而莫三江和莫村長來到漁場,參觀一下漁場發展的情況。
守漁場的莫青川看見莫三江來了,引著他去看村里新建的蝦場,還有海參養殖。
首先是蝦場,占地面積不大,差不多一百方左右。
莫三江很高興漁場的發展速度,問莫青川:“青川哥,現在居然能買到蝦苗?”
莫青川笑著搖頭:“那些是我們自己撈到的蝦苗,有的是跟其他人一條條收購的。”
莫三江看了看莫村長:“那村里投入了不少錢吧。”
在海里撈到的苗,都是按個賣的,如今蝦場有房子那么大的范圍,估計買了不少苗。
莫村長微微點頭:“是用了不少錢,不過萬事開頭難。以后等我們有了經驗,就可以自己培育蝦苗了。”
“我看看那些蝦。”
莫三江彎腰,拿起那個正在喂蝦的網狀工具,一個在當地俗語中被稱作“蝦箏”的網兜。
蝦箏的名字很形象,表示是裝蝦的好像風箏一樣的工具。
這個工具構造獨特,是一個方方正正的網,四角分別用兩條纖細的小竹竿緊緊綁定。而在小竹桿相交之處,又牢牢綁緊了一條稍大一點的竹竿。
莫三江此刻手持的,正是固定在岸邊那稍大一點的竹竿。
只見他稍用力一拉,那網兜便從水中緩緩升起。網兜里的水波蕩漾著,似乎隱藏著未知的驚喜。
陽光灑在水面上,泛起粼粼波光,周圍的水面平靜如鏡,只有莫三江拉動網兜的動作打破了這份寧靜。
網兜漸漸浮出水面,只見里面擠滿了密密麻麻,活蹦亂跳的蝦,還有很多吃剩的飼料。
這些蝦大小不一,都有長長的觸須,有的蝦小,晶瑩剔透,身體微微彎曲,有的通體青黑,拼命亂跳,那些是比較大一點的蝦。
它們在網兜里拼命跳來跳去,試圖尋找逃生出口。
那一個個跳起的身子,在陽光下閃爍著光芒,它們不甘屈服,在掙扎呢。
短短一會兒,莫三江已經看見有好幾只大蝦,經過自己的努力跳回蝦場里去了。
蝦箏里面還有很多飼料,莫三江看過了,又把這蝦箏放回原位喂蝦。
他陸陸續續抽看了幾個蝦箏,都是密密麻麻的蝦苗。
好像感覺有點密了。
莫三江詢問:“這蝦場是不是放了太多蝦了?準備什么時候分養?”
莫村長搖頭:“現在不分養了,等有好日子的時候,撈出來大的直接賣了。”
目前養的蝦品種,壽命一般一年,長大了就那么大了,不會再長,只能賣了不然等死了。
他口里所說的好日子,是日歷上面的好日子,那些時間會有很多人家擺酒,就需要用大量的大蝦。
如今的大蝦市場價格高昂,可以趁機賣了換錢。
莫青川插話說:“大伯,我哥說下個星期,國貿酒店那里定了五十斤的蝦。”
那是他哥回來跟他說的,他昨晚太晚就沒有告知大伯。
莫村長:“那全部我們這里出嗎?”
莫沐川如今在街市的賣海鮮攤位越發擴張了,有著一大排的水箱,附近大隊的漁民都跟他有著合作關系。
莫青川點頭:“是啊,我們蝦場夠貨,訂單我們出,如今給得價格,給得挺好的。”
莫村長聽聞,臉上露出了笑容,說道:“那好,早點撈出好好養著,保證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