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期間還發生了一件極富話題的事件,就是被俘的革命軍指揮官盧卡色將軍,竟然暗中聯絡了一位原先赤色要塞的駐軍軍官。
這名軍官是革命軍潛伏在赤色要塞的間諜,在關鍵時候幫助盧卡色將軍逃出生天,并且將兩萬多名被俘的革命軍俘虜也解救出來。
雖然后來被人發現,西拉貝爾立即下令追擊,卻依然讓盧卡色將軍帶著一萬多名戰俘逃脫。
這樣傳奇式的經歷,立即讓盧卡色將軍成為了最炙手可熱的話題人物,有人說他是英雄,有人說他是懦夫,也有人說他是失敗的罪魁禍首……
然而,在一股無形力量的引導下,漸漸的盧卡色將軍被描繪成了一位精明強干且富有智慧的英雄,赤色要塞一戰的失敗不是他的錯,而被奸人所害,這才中計被俘。但他在最艱難困苦的時候沒有放棄信念,沒有放棄革命軍的理想,憑借自己的智慧和堅韌,硬是救出了被俘的部下,并且逃出了敵人的天羅地網。
這種神轉折,革命軍的高層和魯恩聯邦的人誰也沒有想到,雖然覺得有些蹊蹺,但是在這種時候,正需要提振士氣,抵消剛剛遭遇大敗的窘境。而提振士氣最好的辦法就是塑造出一位英雄,恰在這時原本注定成為替罪羊,被釘在恥辱柱上的盧卡色將軍,突然跳出來搞了一波騷操作,就算革命軍的高層覺得他逃出來的十分蹊蹺也計較不了那么多了。
果然,接下來的輿論導向開始一邊倒的吹捧盧卡色將軍,說他如何智慧勇敢,如何體恤部下,如何奮不顧身……
很快盧卡色將軍從一個敗軍之將搖身一變成了革命軍的標志性人物,成了百折不撓的代名詞,成了堅貞不屈的代言人。
而在英雄的光環下,很快抵消了赤色要塞大潰敗造成了不利后果,許多年輕人在聽說了盧卡色將軍的傳說之后,更堅定了革命軍一定能夠成功的信念,腐朽的王國必定毀滅,革命事業永不退色。
不過作為主角的盧卡色將軍卻并沒有帶領殘兵敗將返回革命軍總部,而是在西拉貝爾率軍返回斯汀那德之后,直接停留在了原先赤色要塞的附近,并且開始修葺被毀的要塞。
盧卡色將軍知道如果不想成為階下囚,這時一定不能回去,他現在唯一的選擇,也是西拉貝爾給他劃出的道路,就是成為擁兵自重的割據軍閥。表面上仍然依附革命軍,并頂著革命軍英雄的頭銜,不斷向革命軍要錢要糧,利用自身威望,招募擴張部隊,占領附近的城鎮和土地,成為名副其實割據一方的軍閥。
身為革命軍的高層,盧卡色將軍非常清楚那些戰友同志的狠辣手段,為了活命,也為家人,他根本沒有資格拒絕西拉貝爾的提議。
不得不承認,盧卡色將軍是一個相當有才能的人,一旦做出決定,行事果斷,雷厲風行,不到兩天就席卷了周圍兩座城市和十幾個鎮子,抄了幾個名聲不好的地主和資本家的老巢,把獲得的財物分給麾下的士兵和城里的貧窮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