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頭羊是以大禮擺在盤子里端進來的,羊角系大紅花,身上掛著紅綢帶,羊頭昂揚沖著駱一航,嘴里還叼著一把草。
這是待客禮數,羊頭朝著主賓。
就是吧,跟死羊眼對視,感覺怪怪的。
算了,不看眼睛,看羊身子。
這羊烤的好啊,通體呈金紅色,表皮油亮如琥珀,剛烤熟的,還在滋滋冒油。
博爾金·烏云長者拿起一把小刀親自分羊。
羊背先切一刀,以敬天地。
然后切下一條羊肋,裝在銀盤里,先敬給駱一航。
接著另一頭羊身上同樣的一條樣肋,同樣用銀盤盛著,擺到王紹鵬桌上。
他雖然醉了,但最好的部位還是有他一份,這是禮節。
就是吧……長條的桌案,上面擺著碗筷,酒碗里還有酒,再擺上菜。
總覺著待會該上香了。
主客的分好,其他人就好辦了。
博爾金·烏云長者把刀子交給身邊的年輕人,擦擦手回到座位。
幾個年輕人換了長刀,七尺咔嚓把羊拆開,分給在座各位。
趁熱,先吃。
還得說一遍,這羊烤的真好。
表皮薄脆,用指甲一掐嘎吱嘎吱能碎開。
里面的肉,嫩的能掐出水。
一口咬下,先是焦香撲鼻,果木炭煙熏味滲入皮脂;接著汁液充盈口腔,毫無干柴感。
只用鹽和一點點香料調味,保留了羊肉原本的鮮味,回味中還帶著淡淡奶香。
一點都不膻,而且特別嫩。
不愧是草原上的小羊啊。
白天是小可愛,晚上是小可口。
——
吃過了烤全羊,其他菜也上了。
詐馬宴上的菜用的是傳統的蒙古八珍。
第一道醍醐,不是砸腦門灌頂的那個醍醐。
而是乳酪。
《唐本草》中記載,醍醐,生酥中,此酥之精液也。好酥一石,有三、四升醍醐,熟杵煉,貯器中,待凝,穿中至底,便津出得之。
此乃蒙古八珍之首。
其他還有夤沆,獐子幼崽;駝蹄,駱駝蹄筋;鹿唇,麋鹿的嘴唇;駝乳糜,駱駝奶粥……
反正都是好東西。
其中有一道菜,是皮營圪臺老支書額爾德尼親自做的。
親自端上來的。
“來來來,上菜咯,小駱總,來嘗嘗我們蒙古族傳統特色菜肴,蓮藕羊肉湯。”
上菜的時候還介紹呢。
“蓮藕性寒味甘,具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的功效;羊肉性溫味甘,能補虛損、益氣血。兩者搭配食用,既能發揮羊肉的溫補作用,又能平衡蓮藕的涼性。這就叫陰陽平衡。”
“另外蓮藕的涼性可減緩羊肉的燥熱,羊肉的熱性又能降低蓮藕的涼性,二者同食相得益彰。”
說的還一套一套,挺有道理。
但是在場其他部族長者們,聽得這叫一個“別扭”啊。
蓮藕什么時候成蒙古族傳統特色了?
內蒙古有蓮藕么?除了零星有幾個水資源多些的地方之外,種蓮藕最多的地方就是你們皮營圪臺那片了吧。
頂多是你們皮營圪臺的特色,傳統才一年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