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蓉蓉道:“你最好還是參加一個,還有班級活動也要重視,你報了3000米的項目,可最近就沒人看你練過跑步,還有.
這些都會影響到德育分,對你的入團審核和獎學金都很有關系。”
“咱們班可就你自己沒入團了,你這總拖后腿可不好.我說的可能不太好聽,但穆老師比我說的可還難聽呢!”
甄蓉蓉一口氣說出了好多李野的“小毛病”,可把李野驚愕的一愣一愣的。
敢情要成為一名優秀的京大學生,竟然有這么多要求的嗎?
李野只好連連點頭,讓甄蓉蓉感覺自己的說服卓有成效,才算罷休。
京大有個專門的京大郵電所,就在大禮堂的附近,讓學生們方便寄信、訂閱雜志、集郵等等。
今天的京大郵電所人很多,李野要寄厚厚的稿子,而喜歡集郵的甄蓉蓉要去看郵票。
李野道:“你可以問問還有沒有猴票,我感覺印的挺好,以后說不定會升值。”
哪知甄蓉蓉卻道:“猴票我早有了,再說前年的郵票,這會兒也買不到了吧!”
李野來的時候已經是81年末,在清水縣郵局只搜羅到了一點80年的猴票。
但他看看眼前京大郵電所的情況,估計是沒有什么存貨。
因為這里可不像清水縣郵局那么冷冷清清,寄信竟然要排隊。
李野覺得,應該用照相機拍下此刻的景象,留給以后的人看看,
看看這小小的郵電所,是怎么寄托著上萬京大學生,對遠方所有的思念。
只有親自經歷過這個時代的人,才知道“家書抵萬金”的含義。
特別是前幾年那些考進來的大齡學生,他們跟遠方的愛人,全憑一紙輕飄飄的書信,來表達彼此的愛戀。
寄信五天,回信五天,十天一個來回,如果沒有按期收到回信,好多人可能就要失眠了,被窩里想老婆孩子,也只能默默的流淚。
比如排在李野前面的一個哥們,都已經買上信封郵票了,卻突然又攤開信箋,拿出鋼筆涂涂畫畫,重新改了好久,才把信紙裝進信封,貼好郵票寄走。
后世的電郵、微信,寫錯了隨時可以刪改,但是寫信卻無法那么方便,
勾勾畫畫,涂涂抹抹,一頁信箋最終說不定會非常難看。
但越是難看的信件,才越難能可貴。
<divclass="contentadv">因為上面的每一句話,都是斟酌推敲過的,字里行間,浸透了滿滿的思念。
李野感覺那哥們的臉上,竟然有類似于“虔誠”的東西。
。。。。。
輪到李野寄信的時候,身后排隊的一個學生忽然問:“兄弟你這是投稿啊?看這厚度,寫的中篇小說?”
李野正在填寫收信地址,聽到問話也就道:“嗯,業余愛好,賺點兒稿費。”
“呵呵呵,兄弟你還真是樂觀,”后面的哥們善意的笑笑道:“你大一的?加入社團了沒有?”
“還沒,”李野有些奇怪,反問道:“你怎么知道我是大一的?”
因為李野的寄信地址還沒寫完,只寫了京大的學校地址,沒寫到具體班級。
那哥們指著李野的寄信地址道:“那不是明擺著的嗎?只有大一的新生,才會嚴格按照老師給你們的收信地址寫,你其實把‘京城西郊’四個字去了一樣能收到。”
李野低頭看了看,也是不禁莞爾。
京城海甸區京城西郊京城大學.是不是挺有意思?
好不容易從縣城考到了大京城,竟然是在西郊農村,哈哈哈。
李野笑著把稿子寄走,后面的學生卻道:“兄弟等我一會兒,聊聊。”
李野點點頭,能跟一個老生聊聊,倒是可以探聽到許多事情。
那個哥們速度很快,出來后笑著對李野道:“我80級古代文學的,你呢?”
李野也笑著伸出了手:“82世界經濟,李野。”
“呦,咱倆還是本家呢?”那人很暢快的跟李野握手:“我叫李淮生,走走走,今天我們文學社剛好活動,帶你過去看看。”
李野遲疑的道:“我暫時還沒準備加入社團,再說我也不會詩詞歌賦.”
“誰說學古代文學的就要作詩了?”李淮生好笑的道:“我們都是小說愛好者,要不然我干嘛跟你一見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