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雙方的經濟環境不一樣,再加上其他的原因,待會兒要是不發生激烈的爭吵,那才是見了鬼呢!
文樂渝又問道:“那你今天是來發表意見的?”
小妮子對李野是有所了解的,知道他是個“大種花主義者”,所以認為李野今天來,可能是來挑事兒的。
李野搖搖頭,道:“我今天只帶了耳朵來,嘴巴落在宿舍里了。”
文樂渝抿了抿嘴,沒有笑出聲來,她對于李野隨機性的“有趣”爆發已經習慣了。
但旁邊的陳霄靈、甄蓉蓉等人卻笑了起來,幾十年后隨便一個爛俗的笑梗,在80年代都是有趣的笑話。
“你這么說話就不對了。”
前排的一位同學聽到了幾個女生的笑聲,扭過了頭來。
“既然來到了京大,膽子就要放大一些,我們所面對的未知困難是什么樣的,誰也不知道,大家多多探討,才能查遺補缺發現問題,更好的建設好我們的國家。”
“謹慎藏拙,老于世故這種性格作風,對我們這個社會的前進,是沒有益處的。”
眾人愕然,對于這人突兀的話語,都有些反應不及。
李野剛要說話,但甄蓉蓉卻搶著道:“我們都是大一的,暫時還沒有積累足夠的知識,今天抱著學習的態度過來,少說多聽也算沒錯。”
“大一又怎么了?我們大一的時候.”
“好了,對待師弟師妹要耐心一點,”
前排另一位同學,把那人拉了回去,然后對著李野等人和氣的道:“他就是這個急脾氣,你們別在意啊!在不能完全理解一些問題之前,少說多聽是正確的。”
那位急脾氣的學生有些不悅,跟同伴小聲私語:“現在的大一新生都開始學中庸之道了,咱們大一的時候可沒這么多心思。”
“好了好了,講座要開始了,我可告訴你,今天你少開炮啊!別每次都讓我們幫你吵架。”
“吵架也是一種學習進步的良好方式,你們就是太保守,再說誰讓你們幫我了,你們都坐好了看戲就行,不,看我開炮.”
甄蓉蓉等人都是哭笑不得,敢情今天他們坐在了一尊大炮的旁邊。
文樂渝拉了拉李野的衣袖,笑著對他搖了搖頭,好似在說:“別在意,京大這種熱血青年多了去了。”
李野笑著微微點頭,表示自己沒在意。
這會兒的大學生,都非常的直率,跟眼里容不得沙子似的,逮住一個小問題,不管你姓甚名誰,不管你地位多高,都敢跟你吵上兩個小時。
而后世的大學生,就失去了這份熱血和執著,大家都變現實了,沒有實際意義的爭吵,都懶得浪費力氣。
這看似“理性”的轉變,喪失的卻是某些積極進取的動力和信念。
距離講座開始五分鐘,經濟系的張教授提前到場,跟他一起從小門進來的,還有一些年輕的老師,以及一群特殊的學生。
李野看到了中村直人,還有幾個黃頭發的留學生。
前排的那尊大炮鄙視的說話了。
“真是稀奇啊!一群學生竟然跟老師坐在一起,他們就不覺得德不配位嗎?”
“老于你小聲點兒,別惹張先生發火啊!要不然誰也救不了你。”
<divclass="contentadv">“我又不是說張先生,我是說前面那幾個,去了一趟菊花,回來就了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