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不得不說內地幾十年悶頭發展,所積累起來的工業底蘊了。
李野在后世就知道一件很小很小的事例,
當初一家企業一直進口一種小型彈性元件,但因為良品率太低,那家海外企業要停產了,滿世界都找不到合適的代替品,最后都找到軍方單位去了。
軍方單位確實有,但成品率也是只有十分之一,那采購價格更是感人。
就在采購經理著急上火的時候,卻從同學群里得到了一個消息,某研究所有人專門研究彈性金屬,一番接觸之后,良品率百分之九十以上。
所以別看內地的工業水平非常落后,但卻有無數的研究所,無數的機械廠,更有無數奉獻了一輩子的技術工人,誰也不知道它們到底藏著多少人才,多大發展潛力。
而且又有多少人,空有一身本事,卻端茶倒水蹉跎半生,最后徹底躺平。
兩大碗羊肉湯下肚,李大勇和曹志升渾身都暖洋洋的。
結賬之后,曹志升催著李大勇快走,但李大勇卻道:“咱們等個人,然后一起去”。
曹志升訝異的道:“等人,等什么人?”
李大勇笑道:“采購縫紉機的人啊!咱們研究出了新產品,總要賣出去才有效益呀!”
曹志升想了想,道:“那也行,不過要先跟人家說好,現在產品還是試制階段,如果有什么小問題都是正常的。”
李大勇道:“這您放心,她們也懂行。”
不一會兒之后,李大勇就看到了李悅的那輛伏爾加。
裴文慧從副駕駛上伸出頭來,笑盈盈的對著李大勇道:“我從好遠就看見你了,伱來的好早哦!”
<divclass="contentadv">李大勇笑著道:“不早不晚,剛剛好,這位是我們學校的曹老師,輕工業技術方面的專家。”
裴文慧連忙下車,對著曹志升很禮貌的問好,然后請他上車。
曹志升和李大勇先花了一毛錢把自行車寄存,然后才上了伏爾加的后座。
不過曹志升非常疑惑,前面倆女孩兒一個比一個年輕,怎么看都不像是采購方的人啊?
一行人到了研究所,喊上了曹志升的同學段子雄,然后才去了南城第三機械廠,找到了曹志升的同學唐明泰。
其實李大勇本來想著出了圖紙,就支付研究資金的,但唐明泰在第三機械廠擔任車間副主任,因為職務便利,所以沒花自己的錢就先把成果給搞出來了。
“呦,老曹你這都坐上伏爾加了,比我們廠長還神氣呢!”
“別瞎說,人家采購方的人在呢!趕緊帶我們去看產品。”
“采購方?”
唐明泰有些驚訝,因為他以為李大勇、李悅和裴文慧,都是曹志升的學生呢!
到了車間,幾人看到了一件“光板沒毛”的縫紉機。
沒噴漆沒打磨,甚至還缺少一些小零件,但基本結構算是完成了。
唐明泰介紹道:“我們根據你們提供的圖紙和樣品,進行了技術攻關,難度著實不小,不過現在總算是達標了。”
曹志升沒說話,上去就仔細檢查,片刻之后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