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序!快跑!”
“跑!”
“林序!快跑!”
“你只剩下15秒了!快跑!”
第二天是周末,于是幾乎一整個晚上,林序都在手環世界和現實世界之間穿梭。
他成了天穹科技展廳里最忠實的觀眾,進入手環后二話不說就是三件事。
扒裝備,進展廳,看展。
他也沒去找什么額外的線索,因為時間實在是太少了。
在手環世界,他沒有辦法把任何東西帶出來,能依賴的只有他自己的記憶。
所以,他不得不抓住每一秒鐘的時間,在記憶消散前把看到的東西記錄下來。
壞消息,進入手環的次數越多,精力消耗就越大,記憶力衰退也就越嚴重。
好消息,展廳里展示的星旅一號項目介紹本來就是帶有一定“面向客戶”的科普性質的,只要是記下來的東西,他完全可以直接謄抄使用。
花了近8個小時的時間,反復進入手環世界5次之后,林序終于算是把星旅一號的總設計方案抄了個七七八八。
此時,他的電腦文檔上已經記滿了東西。
接下來,就是要把這些東西整理出來,形成一個大體上看得過去的文檔了。
“結構系統.船體設計”
“使用碳纖維復合材料用于輕量化高剛性部件,如機身框架,以減輕重量增加強度.”
“使用鋁合金用于燃料儲存箱,tc4鈦合金用于高溫高壓部件.”
“推進系統.主發動機使用變循環發動機或空天雙模分級燃燒循環發動機,型號.型號不用寫。”
“固體火箭助推器延續實驗三號設計方案,采用可回收式助推火箭.”
“熱防護”
“導航、制導與控制系統”
“航電通信”
“生命支持.”
“載荷.”
林序一條一條地梳理自己從20年后天穹科技的展廳里抄下來的星旅一號的設計方案。
不得不說,這玩意兒真的是復雜到極點了。
雖然自己干了這一行之后確實也了解過總框架設計方面的一些知識,但如果真的只靠自己,恐怕根本就沒能力搞出這么套東西來。
畢竟,誰也不是全能的。
飛控方面自己很熟,航電通信也湊合能理解,可一旦到了火箭、到了發動機那一塊,那真就是一竅不通了。
廢話,這完全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學科好嗎!
哪怕是在同一個大學里,這兩個專業都得隔著十萬八千里呢。
別說是自己了,以林序所知的情況來看,整個人類歷史上都還沒有人是能同時搞火箭發動機和飛控的。
要做到“總師”那一步,都是要依賴龐大的資源、知識庫和智庫,才能支撐起對項目的設計決策的。
林序顯然沒這種東西。
但手環就是他的知識庫。
又花了兩個多小時的時間,林序已經把這一套設計方案整理得像模像樣了。
雖然說實話,這種東西離真正的“總設計方案初稿”還相差甚遠,但起碼框架是完善的。
如果能找到足夠的技術人員對這個框架進行填充,搞不好短時間以內,還真能搞出一套完整的方案來。
林序滿意地看著電腦桌面上的方案,按下快捷鍵保存后,隨手打開內部聊天軟件就給江星野發了過去。
【文件“星旅一號設計方案初稿”已被接收】
消息跳出,林序嚇了一跳。
還沒睡?
這都快8點了。
咋的,跟自己一樣,熬了一整夜?
他剛想發消息過去關心一下,緊接著,江星野的消息已經發了過來。
“???”
“你做的???”
“是啊。”
林序這兩個字發出,江星野的電話立刻打了過來。
“不是,林序,你認真的嗎?你從哪偷來的這玩意兒??”
“.我說從nasa偷出來的你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