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發展的路上,有一堵墻。”
張黎明坐在沙發上,整個人顯得格外蒼老。
而在他對面坐著的,則是三個林序不認識,但智云已經貼心地在他們的腦袋上標注出了“姓名”和“身份”的物理學者。
——
當然,他們的身份其實一點也不重要。
林序是要從張黎明那里收集信息,所以,他只需要去專心去聽張黎明講的內容就好了。
而此時,還沒等對面的三人回答,張黎明便繼續說了下去。
“其實如果你們愿意去回溯歷史,你們就會發現,在從2021年,到現在,2029年的這段時間里,我們走得實在是太順了。”
“大量理論得到驗證,大量研究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什么用拓撲場論和非交換幾何來優化緊致化方案、什么用量子計算來驗證協變熵界理論.”
“好像所有的事情,都是在按照我們期望的方向運行著。”
“這確實是很令人滿意的趨勢。”
“但你們不覺得.我們有點順得過頭了嗎?”
話音落下,對面的三人相互對視了一眼。
他們的臉上全是一頭霧水的表情——事實上,即使聽到現在,他們也不明白張黎明到底是要表達什么。
戴著眼鏡的男人略微抬起了手,隨后對著張黎明問道:
“這不是應該的嗎?”
“不僅僅是基礎理論在發展,應用技術也在發展,乃至于基礎教育都在發展。”
“我們有了更好的材料,更強大的設備,還有更多、更優秀的年輕人。”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我們都應該走得更快才對吧?”
話音落下,一旁穿著西裝的男人也同樣開口附和。
“對啊,老張。”
“你最近是怎么了?怎么感覺那么消極呢?”
“明明事情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啊-——按照我們現在的發展速度來看,搞不好在有限的時間內,我們都可以提出初步的大一統理論解決方案了。”
“雖然沒有人能保證方案切實有效,但對我們這樣的學者來說.其實也夠了吧?”
“你到底是在擔心什么呢?”
聽到他的話,張黎明眉頭緊皺地搖了搖頭。
“我擔心很多東西。”
他稍稍坐直了身子,略有些踉蹌地從沙發上站了起來。
站也站不穩的樣子,讓林序下意識地伸出手想去扶。
但很快他就反應過來,自己看到的不過是一段全息影像而已。
對面的張黎明已經死了。
而自己現在看到的,就是他留下的最后的、最有價值的東西。
必須全神貫注。
林序重新站定,對面的張黎明深呼吸幾次才喘勻了氣,緊接著,他開口說道:
“無論是我自己的實驗中,還是我看到的其他領域、其他團隊的實驗結果,都表現出一個相當明顯的特征。”
“那就是,干凈。”
“數據干凈,流程干凈,理論干凈。”
“所有的一切都符合預期,甚至連最不可能干凈的宇宙暴脹時期的原初引力波,探測結果也是趕緊得嚇人。”
“你們不覺得這其實很夸張嗎?”
“無論是天琴計劃,還是lisa,其實從本質上來說,運用的還是那一套老方案。”
“但這幾年,觀測的結果卻變得越來越完美。”
“這樣‘完美化’的趨勢,到底是從哪來的?”
這番話說完,張黎明對面的眼鏡男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老張,你這些話說的就有點過分了。”
“天琴計劃相較于lisa是有很大進步的,無論是在材料精度、噪聲控制技術、還是降噪算法優化上,都不是同一個時代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