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船上的幸存的恐龍們沒有第一時間收拾殘破的新家園,而是梗著脖子,透過太空窗,看向腳下的藍色星球。
隕石墜落。
奇克蘇魯伯隕石接觸尤卡坦半島的瞬間的物理參數超越了恐龍科學家的計算極限,數百公里直徑的隕石坑將整個羅馬西亞大陸的尤卡坦半島吞沒。
地殼物質被加速到第二宇宙速度噴射而出,撞擊點中心壓力達到750吉帕斯卡,碳酸鹽巖層瞬間轉化為超臨界流體,比太陽光強十萬倍的輻射通量,將方圓一千公里內的所有有機物碳化。
沖擊波以每秒五公里的速度向外推進,裹挾著上千度的巖石蒸氣,羅馬西亞大陸的原始森林和恐龍城市,像麥稈般被壓碎,蕨類植物的孢子囊在爆燃。
“沒有什么看的了,地球完蛋了,所有的恐龍也完蛋了。”暴龍執政官說。
一個地質學家痛哭的蹲了下來,他說:“羅馬西亞大陸在燃燒,恐龍沒有家了。”
“恐龍不需要家!”暴龍執政官煩躁的吼著。
(七小時后,奇克蘇魯伯隕石將帶來全球火雨)
這是白堊紀的最后一天。
第二天。
暴龍執政官看著深邃的星空,和那顆漸漸遠去的燃燒星球,沒有去理會剛剛穩定的恐龍社會,而是一個龍來到希望之地
——這是整個環形戰艦最黑暗的艙室。
三十萬枚恐龍卵鑲嵌在樹脂中,每顆都包裹著從地球帶來的恐龍胚胎。
一只劍龍好像是不太適應‘初號環’內旋離心力產生偽重力環境,它搖搖晃晃的來到了執政官的身后。
它向帶領恐龍完成這一切偉業的執政官微微作揖,說道:“執政官閣下,農業學者們最開始的估算有誤,我們帶走了太多恐龍了,飛船從地球帶來的物質不夠,水也不夠,我們還高估了高分子膜能從真空環境中捕捉物質的量。”
暴龍執政官背對著它,看著瑩光如玉的恐龍蛋開口說道:“宇宙那么大,難道沒有足夠恐龍文明吞食的目標嗎?”
“或許……有很多?但這得讓天文學家們去找合適的目標。”
劍龍的聲音看起來很困惑,它向執政官問出了自己的問題:“地球環境會因為奇克蘇魯伯隕石進入上萬年的寒冬,沒有了螞蟻的幫助,科技飛速倒退的地球恐龍文明很快就會滅亡,那我們算不算是僅剩的的恐龍文明了?”
暴龍執政官反問它:“你覺得,進入了宇宙的恐龍,還算恐龍文明嗎?”
劍龍更困惑了:“不算嗎?那應該算什么?”
暴龍執政官朝著面前不盡其數的恐龍蛋微微攤開前肢,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擁抱動作。
它說:
“從提塔利克魚(第一個登陸的魚)第一次登陸在陸地上的時候,它就已經不能算是魚了,離開地球的恐龍文明也一樣。
從現在開始,恐龍文明就改名叫‘吞食者’文明,去吞噬沿途的一切,延長文明的存續。不管是地球恐龍文明,還是羅馬西亞大陸,都將成為歷史。”
寒冬已經持續了三千年。
在一個稍微暖和一點的中午,在岡瓦納古陸內部,兩只褐蟻從蟻穴爬到地面,撲面而來的冷風讓這兩只螞蟻不約而同的縮了縮觸角,膽怯的看著外面灰白的世界。
“你聽到了嗎,昨晚的叫聲。”
“蟻后媽媽說了,那是傳說中恐龍的叫聲。”
“可那個聲音我已經很久沒有聽到過了。”
另一支褐蟻沒有回應同伴,它小心翼翼的來到了蟻穴門口巍峨的骨山,它用觸須摸了摸這架頂天立地的存在,它很快就發現骨山的表面雖然堅固但并不光滑。
它能爬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