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后。
萬年炎帝號完成了繞水飛行,并固定在了水星同步軌道的上空,大量傳感器被萬年炎帝號放置在了近水軌道中,很快,試驗前的準備工作就已經完成了。
羅清親手挖掘的的超深井,被人類命名為‘創世之洞’。
‘資本’氫彈靜靜的躺在創世之洞的洞底,起爆裝置已重新鏈接成功。
雷迪亞茲頂著約6分鐘左右的延遲,按下了起爆開關。
位于近地軌道的太空雷達發射的強電磁波信號以光速掠向萬年炎帝號,再由萬年炎帝號接收后轉達給‘資本’氫彈內置的電腦控制終端。
世界各國同樣通過電磁波回傳的影像,靜靜的觀看著這一幕。
但這注定不能是實時的,他們需要等待12分鐘之后才能看見爆炸的景象。
倒計時歸零。
35億噸tnt爆炸當量的恒星型氫彈在水星30000米超深井底部起爆,光輻射在0.01秒內穿透巖層,超深井內部溫度瞬間攀升至2億攝氏度。
附近的水星地殼已經承受不住每秒千萬噸tnt當量的沖擊,以爆心為原點,直徑500公里的巖層呈同心圓狀剝落,形成巨型隕石坑。
沖擊波在近乎真空的環境中以極高的速度速度擴散,將三萬米深的超深井結構大面積氣化,內部的巖石迅速等離子化,形成了高溫隔熱的發光氣團,氣團涌出洞口后,綻放出明亮的白光。
在這一瞬間,水星仿佛是在尾部點亮了‘發動機’,恒星型核彈爆炸的大多數動能都化作推力,在洞口噴薄而出。
但這畢竟不是真正的發動機,蜂擁而出的白光很快就以裂縫的形式在那層同心圓中不斷蔓延,蜘蛛網似的強光覆蓋了一切,也湮滅了一切。
幾乎完美的超深井試驗核爆成功了!
核彈爆炸造成的瞬時推力導致水星以微小的角度短暫脫離原有軌道,6分鐘后獲知這個結果的雷迪亞茲下意識的攥緊了拳頭,而水星表面揚起的塵埃云則遮蔽了向陽面,反射的強光和即將到來的電磁干擾讓萬年炎帝號自動進入了防護狀態。
“好猛啊。”
作為最快見證恒星型核彈在創世之洞爆炸的人,有工程師驚嘆了一聲,他是萬年炎帝號的五百名隨行人員之一。
‘萬年炎帝號’自然并不是無人駕駛的飛船,除去那一百多名負責飛船操控的太空技術軍官之外,還有上百位各行各業的專家,剩下的則是負責維持艦上生活的太空工作人員。
他們在水星上,共同見證了一次小太陽的爆發。
‘萬年炎帝號’內部艙室傳來了艦長的聲音:“各技術人員回到指定位置,不要發呆了,立刻檢查各個傳感器,確保數據正常回傳。”
艦長室里,一位年輕的太空軍軍官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他叫莊宇。
爆炸產生的射線暴持續數秒,摧毀了水星軌道上由萬年炎帝號放置的所有探測器,但這之前探測器已經完成了所有的使命,又由于水星整體為固態結構缺少液態地幔的緩沖,核爆造成的震動硬傳遞給了水星整體。
覆蓋整個星球的地震來臨了,全球范圍內出現里氏7級以上的持續震動,持續時間長達6小時。
這場爆炸釋放的能量相當于太陽5分鐘對水星的輻射總量。
“同志們。”莊宇通過艦上廣播向所有人說道:“我想我們要在近水軌道上停留一些時間,地球剛剛回傳的命令,面壁者雷迪亞茲要求建造更多的恒星型核彈,并進行后續的三輪超深井爆炸實驗。”
“雷迪亞斯到底想干什么,他是想把水星給炸碎嗎?”有隨行專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