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盡力而為吧。”
羅清及時跳過了這個話題,他叫moss來自然還有第二個事情要問:“在面壁計劃聽證會上,我聽到一位科學家說,科學界發現了太陽活動出現了異常,你幫那些科學家們進行了模擬運算,預測了太陽氦閃事件的發生?”
moss聞言正色起來:“這正是我想告訴您的。”
羅清問:“據我所知,太陽目前處于主序星階段,相對穩定,在過去一般認為太陽這種級別的恒星能保持這一狀態100億年左右。現在太陽的年齡為46億年,大約再過50億年,太陽的氫才會完全燒完,逐進而轉變成紅巨星,變成紅巨星后,太陽氦閃的發生還需約20億年。恒星的自然演變是一個超級漫長的事情,我實在無法理解,為什么會突然有太陽氦閃的痕跡。”
moss深深嘆了一口氣:“這確實超乎了天文學界和科學界的預料,事實上,我在前期模擬太陽核聚變的過程中也并沒有發現異常,太陽活動的異常是在20年前左右才開始的,當時我就對這種異常進行了追蹤,直到約5年前,我才最終得出了太陽氦閃概率正在急劇升高的結論,并將這個結論通知了行星防御理事會。”
羅清對moss說:“可我在面壁室的時候,已經用神念完全覆蓋了太陽恒星,但并沒有發現什么異常。”
550w里,虛擬moss微微一驚。
“您是怎么觀察的?”moss問。
“我按照我對太陽的理解,逐層剖析了太陽的內部結構,但得出的結論都是日冕層健康、色球層健康、光球層健康、對流層健康、輻射層健康、核心層健康……”
“您‘健康’的標準是。?”
“符合人們記載的標準太陽數據模型,并沒有發現有不好的情況出現。”
“是這樣。”moss解釋道:“我相信您神念的強大,不過我想您對氦閃的判斷太過簡單粗暴了,氦閃發生前并沒有什么直觀的、容易被觀測到的表面跡象。在太陽氦閃真正發生之前,只有一些我能察覺的變化,如太陽核心溫度和壓力的持續升高、太陽內部結構的細微改變等。但這些變化通常需要通過復雜的數據分析才能發現,您的大腦大概不具備這種級別的運算能力。”
“原來是這樣,怪不得我看不出來。”羅清憂慮的說:“那么你預測的真的準嗎?”
moss恭敬的說:“用人類的話說,這叫八九不離十。”
“可是……”羅清糾結的說:“可是如果太陽氦閃會發生的話,那就意味著太陽系實際上成為了高危的恒星系,其危險程度并不比三體星系要差,這樣的話,三體艦隊還有什么理由繼續向太陽系行進呢?連你都能算出太陽氦閃的結論,那么智子背后的三體文明也應該可以做到。我已經通過斐茲羅——羅林格望遠鏡觀察了三體第一艦隊,第一艦隊剛好處于第三片雪地中,他們仍然在朝著地球前進,并沒有減速或者轉向的跡象,這是一個悖論。”
moss拿出了早已準備好的解釋:“那是因為太陽氦閃的幾率并不是完全注定的,像恒星這種級別的天體行為模式很難具體預測,三體文明很可能還想繼續賭一把,賭太陽不會氦閃,或者太陽氦閃的時間線會往后推一個幾萬年——無論是哪個選擇,都比三體星要好得多,畢竟三體星隨時都有三顆太陽吞沒的風險,他們也沒有更好的選擇。”
羅清的表情漸漸難看起來。
相比于三體艦隊,如果說還能憑借他的力量可以阻擋,那么太陽的力量絕對就不是他能夠抵擋的了。
太陽發瘋,整個太陽系都會完蛋,人類的科技再強,也不可能抗衡這種滅世災難。
連科技水平如此之強的三體文明,不也是被三顆太陽攆著跑嗎?
“那你說,moss,人類接下來該怎么辦?”
moss期待面壁者的這個問題已經很久了,她不動聲色的給出了那個醞釀已久的答案。
“和三體地球組織發來的那封信一樣,逃!”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