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展太空武力,將資源向太空軍傾斜的時候,各大國始終也沒有放棄發展本國的區域性武力。
尤其是在大低谷結束的這30年間,聯合政府在努力發展太空武力的同時,各大國、各超國家組織,也在扣扣搜搜的資源投入下,發展出了不錯的軍事力量。
發展本國武力的選擇,和國家之間的地緣政治矛盾無關,各國之所以繼續發展自身武力,是因為一個歷史經驗教訓。
危機紀元八年。
在[太平洋協同——2015]軍事演習行動中,五號面壁者憑借自身手段,貫穿了人類217艘主力戰艦,摧毀了1782艘武裝艦船,給了當時的各大國重重一擊。
傳統海軍迎來了末日,國家式傳統軍隊的意義也遭到了否定,在這種情況下,人類的注意力轉移到了研究太空作戰,舊有的軍備體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廢馳。
各國的軍工人才,都去研究太空作戰了。
以至于類似“j20”、“f22”、“s57”等21世紀初的老式空軍軍備一直被各國用到了21世紀中葉,坦克和戰艦,同樣三四十年沒有換代。
在這段時間,人類的常規軍備,無論是質量上還是數量上都不進反退。
危機紀元50年的各國軍隊,并不比危機紀元初的各國軍隊更強,尖端科技都投入給太空了,隨著太空軍地位的節節攀升,傳統軍人的地位也一落千丈。
傳統軍人地位的降低的影響是十分惡劣的。
傳統軍人們的優良精神品質受到了自我懷疑,這種自我懷疑最惡劣的結果直接導致軍人戰斗意志的下滑,各國軍隊的戰斗力同樣在衰退。
也正是這種背景下,胡亥領導的eto恐怖組織給軍備廢弛的世界各國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在‘方舟號’空間站墜落,三號太空電梯被毀后,pdc發布了‘宣戰檄文’,pdc組織的各國聯軍對三體叛軍正式宣戰,但在戰爭一開始,聯軍的進展并不順利,尤其是在前期的各個戰役,幾乎都以失敗告終。
有智子的情報和三體人提供的軍事技術,三體組織的思想鋼印叛軍如入無人之境,以少擊多,頻頻獲勝。
秦始皇三十年的積累是驚人的,暗中發育了三十年的三體叛軍所使用的武器裝備,甚至與仍然使用21世紀初軍備的聯軍部隊拉開了代差。
在整場“世界反eto戰爭”中,pdc的戰損也遠高于eto,這期間固然有智子的作用,但武器裝備的落后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在危機紀元55年,世界反eto戰爭迎來了最艱難的時刻。
三體叛軍攻陷埃及首都,標志著大半個非洲的淪陷,非洲數十個主權國家因三體叛軍而亡國。
登陸非洲作戰的各國聯軍也節節敗退,甚至一度退守到中東地區,面對三體叛軍在智子引導下的混合公式,聯軍被迫使用大量戰術核武器挽回了頹勢。
聯軍海軍的主力:以美國為首的老式的尼米茲級航空母艦戰斗群和福特級航空母艦戰斗群,更是在三體叛軍的高超音速導彈的精準狩獵下全軍覆沒。
聯軍的空軍同樣沒有打開局勢,五代機也好,六代機也罷,在智子的透明視野和超強算力下,eto只需要豎起幾門高射速高精度高射距的頂級防空炮,就可以輕易把所有的戰機拍到地上。
被逼急眼了的聯軍,甚至掏出了二十世紀乃至十九世紀的古老軍備,比如蘇聯時代皮糙肉厚的‘基諾夫飛艇’,來代替戰機執行轟炸任務。
到最后,聯軍只能通過陸軍規模與三體叛軍僵持在撒哈拉沙漠一帶。
在這種久戰不勝的情況下。
最終還是上三常軍隊脫離了聯軍遲滯笨拙的指揮體系,開始各自為戰。
上三常各自拿出了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硫磺島戰役、抗美援朝戰爭的獨門拼命精神,各自頂著劣勢代差和單方面透明情報,以劣勢兵力同時攻破了三體叛軍的三處重要據點,給這些倨傲的三體叛軍好好上了一課什么叫“大國意志”。
如此,其余聯軍迅速跟進,非洲鏖戰一年,最終完成了對三體總部開普勒的最終合圍。
這才給了人類使用恒星型氫彈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