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伏擊艦隊的電磁動能炮彈火力打擊軌道都是經過moss精確計算過的,恐龍戰艦又怎么逃得出?一場人工釋放打擊半徑高達50000公里的隕石炮彈雨,覆蓋式轟炸在了恐龍戰艦們聚集區域。
電磁動能炮彈給恐龍戰艦們造成了僅次于核地雷的巨大殺傷。
等幸存的恐龍戰艦們從這場電磁炮彈雨中沖出來時,1500艘恐龍戰艦已經十不存一。
所謂的三角壁壘級防御艦也好,暴君級戰斗艦也罷,人類在戰爭時都沒有感覺出任何區別。
無非就是長的類似金字塔形狀的三角壁壘防御艦更耐揍一點,暴君級戰斗艦發射反擊的核導彈數量更多一些。
這些亂七八糟,名頭響亮的恐龍飛船,被人類的太陽系戰艦一面倒的屠殺。
等那僅剩的一百五十艘恐龍戰艦沖出隕石雨,想要朝著來時的方向逃跑時,它們遭遇了一個肉身橫渡太空,手持鐵片的人類蟲蟲。
是善良羅清。
善良羅清的肩頭,還坐著一塊波江晶體,那是波江女孩。
善良羅清為波江文明的復仇開始了。
他帶著波江女孩對著恐龍們歉意一笑,轉轉鐵劍在手,隨意一揮便是一道橫卷數萬公里的劍光,劍光頃刻劈滅數十艘恐龍戰艦。
恐龍們哪見過這個?
一個人類蟲蟲飄在宇宙里拿著一個小鐵片屠戮星際艦隊?
倉皇失措的恐龍殘余戰艦試圖發射的核彈反擊,但撲面而來的核導彈大多被善良羅清輕松斬滅,好不容易爆炸的幾枚核彈也完全威脅不到善良羅清本身。
恐龍的核彈威力,仍然停留在危機紀元初期時的人類氫彈水平,平均當量大概在1000萬噸tnt左右。
這種級別的氫彈暫時威脅不到善良羅清,在后續戰爭中,善良羅清在保護波江女孩之余,甚至敢于穿梭核彈爆心,在一片核聚變的白色光團中,如同魔鬼一般撲向恐龍殘余艦群。
恐龍戰艦的激光打擊武器,只能逼出善良羅清的護體靈氣,連破防都做不到。
僅有的兩種武器體系都對善良羅清沒有任何作用。
就這樣,以1%光速輾轉騰挪的善良羅清,一人一劍,用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斬滅了幸存的恐龍戰艦。
1500艘恐龍戰艦全軍覆沒。
數以萬計的恐龍尸體飄蕩在太空被低溫凍成冰塊,更多的恐龍則隨著戰艦的爆炸而尸骨無存,一些保存比較完好的恐龍戰艦殘骸則被人類拖了回去。
人類會嘗試在這些落后的恐龍戰艦中汲取一點點人類所不具備的科學技術。
至此,柯伊伯帶戰役以人類完勝告終。
在這場戰役中,人類艦隊因依托五大矮行星為掩體,因此損失極小。只有極少量人類戰艦,遭到了腕龍級母艦搭載的激光打擊武器的反擊,艦隊裝甲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融化和損傷。
但也就僅此而已了,人類艦隊沒有更多的戰損了。(觸礁的[泰坦尼克號]不算)
恒星級戰艦的打擊距離、機動速度、打擊力度乃至moss的輔助指揮體系,全都遠超吞食帝國的先頭戰艦群。這層層疊疊的小優勢積累起來,讓人類形成了對于恐龍艦隊的代際壓制。
戰后,根據太陽系聯合艦隊聯席會議主席的判斷,恐龍的戰艦平均戰力甚至不如人類的行星級飛船。
這或許并不怪恐龍,在過去流浪的6500萬年里,吞食帝國拿出的這支星際艦隊已經可以輕松夷滅一顆行星文明了,但此刻居然連太陽系的大門都沖不進去。
同根同源的地球人類文明,是恐龍們遇到的最棘手的敵人了。
為了重新評估太陽系的人類抵抗力量,吞食帝國的皇帝下令,讓吞食母艦提前進行減速運動,長達十年的母艦減速運動開始了,吞食母艦最終在危機紀元199年,成功停泊在了奧爾特云內環和柯伊伯帶外環的夾層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