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傳一邊前往安仁街定仙祠,沉吟道:
“等襠功破限了,就開始練習。這是我第一次修行,主攻力量的橫練武學。
對于肌體力量方面的提升效果,應該比較明顯。”
而且他能通過【肉之花】解放身體,力量在基礎之上,成百分比增加。
練習韋陀擔山,相當于一分耕耘三分收獲。
解放后的力量提升效果更強,簡直無敵。
最后,【擔山之力】這個破限特質,聽著也不錯。
估計是破限后,進一步增強力量相關。
走的極致路線,也挺合心意。
還是那句話,要是能再提升些許,有關橫練天賦、悟性之類的那更好
學功法多費了些時間,到定仙祠門外,孟傳看了看表。
已經是下午六點。
他現在所處的位置,是定仙祠的外門口。
原來叫做【八仙庵文化綜合廣場】。
隨著武祠改制,廣場周圍擺攤的、算命的之類小販,都已消失不見。
先不去管橫練之事,孟傳踏入廣場內,向四周打量。
昔日的游客也都不見,只剩自己一人閑逛,有些落寞冷清。
畢竟此地以上香求簽,向八仙祈求好運而聞名。
如今武祠改制,這些也隨之一同落幕。
孟傳心中感慨,就像一本史書翻到了新篇章。
舊時代的香火信仰,終是被新時代的洪流所淹沒。
隨后穿過廣場,便是定仙祠的內部所在地。
原先其還劃分為,前中后三殿,以及東西兩處跨院。
后來隨著氣血武道時代改革,八仙庵從道觀升級為了【學宮】,兩處跨院便用作學生宿舍。
除去前殿留給游人進宮參拜。
中后兩殿,也同樣改成了武道教學區。
前殿首當其中的,便是【靈官殿】,其中供奉著王靈官。
祂是道教第一護神,號“執法無私王元帥”。
通常絕大多數道觀,都會在前門供奉,以求得安寧守護。
孟傳踏入殿內,打眼一看。
靈官不在,只剩下刻有云紋八卦的鎏金大底座,正光禿禿立著。
武祠改制,無論廟宇道觀,皆不能有神佛存在。
雖然孟傳尚不清楚,除了呂祖外的其余七仙,是否被實錘魔染。
但此番情況來看,別說八仙了,隨著整座道觀改為武祠。
哪怕是觀內給哮天犬安了窩,都得被撤掉
孟傳心中了解:
“恐怕這就是武祠的意義,里面只能有武道留痕,不能有任何香火信仰存在。”
穿過靈官殿,便是八仙庵原先供奉八仙塑像,提供給游客上香祈求的主要場所——
【八仙殿】。
里面的布置,依舊恢弘肅穆。
只是和自己剛才,在靈官殿內的所見一樣。
八仙不在,只剩下八個大座子。
此處在失去參拜對象后,孟傳記憶里,濃郁的香火味道全然無蹤。
釋道二家,是古武的正統代表,亦是從古至今的武道最大傳承。
其為氣血武道盛世的開端,打下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