屆時再效仿,洛商校區的崇校長。
直接征用一整層樓來布置,沒毛病!
“咳咳.說不定到那時候,還能借用點兒聯大資金,幫我布置一下寶地.”
校長有這個權力吧?
孟傳感覺差不多
轉眼間,半月已過。
孟傳并沒有直接進入鄂省,而是尋找三秦邊境的名川大澤。
一邊游歷一邊趕路,過上了浪跡天涯的生活。
他在大山之中感悟自然真意,踏在【牛背梁】上,以拳會天地。
五行靈息拳,離破限僅差一步之遙,(圓滿:95%)。
后游歷至【蟒嶺】,這里是洛河與丹江的分水嶺。
兩水奔涌,黃藍水色相交,分明如天然界碑。
驚濤駭浪,漩渦迭起,似兩軍列陣相擊轟鳴!
他在這二水匯融的自然奇景之中,福至心靈的打起撼江八極。
以人力硬撼兩種水勢,悟得武學真韻。
此法的熟練度飆升,從堪堪進境大成,直至接近圓滿。
【撼江八極:大成(80%)】
哪怕是從未看過,柳家的【撼江八極】武學原本。
孟傳一樣能從自然中,探尋到此間真意。
余韻還在流淌,將這番磅礴江景鐫刻于腦海。
時時翻出來感悟,圓滿已然不遠。
隨著行路漸遠,孟傳漸漸明白了。
自己從驪山離去前,祁道人說的那番話究竟是何意味。
在離開海棠山火山口之后,他一直盼望著。
能有如在華山時的那番感悟真韻,武理突飛猛進的機會。
可惜并沒有。
雖然這些日子下來,他經常能碰到有古往今來的高人。
于碑刻、巖壁、或是江邊巨石上留下痕跡。
或勸解后人之言,或抒發自己對于武道的感想。
孟傳皆是感悟一番,卻收獲寥寥。
真韻不是那么好體悟的,講究天時地利人和。
他開始有些急躁,心神不定。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后來反思自己這種心境,才打消了這種,想要一蹴而就的“壞”念頭。
于自然大好風光之中,徹底平復了心態。
他變得更加平和,有一種“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寓意在其中。
以這種思想去看天地、看眾生。
孟傳反而悟得了真韻一次,武理向上拔高。
逐漸,他開始將自己的目光,放在了自然好景之中,不去執著于前人的痕跡。
他在游歷的過程中,抽出更多時間來看大好河山。
山風穿林不滯,流水遇石則繞。
天地從不用力,卻自有消長之序。
從四歲那時,獲得面板起。
他腦子里成天都是拳法、武理、站樁、排打
只要練武,他就開心。
所想所練,逃不開“武道”二字。
這一趟旅行下來,孟傳覺得自己的武道意志,之所以能拔高。
便是因為跳出了原先,獨屬于自己的“舒適圈”。
心境與自然天地接壤,無異于拔高了,武道所能容納的上限。
在這天地間徜徉,感悟自然規律,這山川之間不正是處處為【道】。
他領悟了祁道人所言:
“破謎開悟,尋回與道相融之境。”
不愧是即將破四的老道士,原來其當初一眼就看出來。
自己于武道,有些魔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