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山川草木更綠,還是助天地元氣更加充足,甚至關乎于人類武道的上限,炁近乎全能。”
“師伯,意思是我們人間現在失去了炁,發展就停滯了?”
“我不知道,咱們也管不了”
見孟傳還想說什么,趙守歲先行說道:
“好了別問了,關于炁再多的,我也不懂了。”
孟傳神色意猶未盡:
“明白.”
關于炁,先前在驪山上,祁道人給他講過不少。
又經過趙師伯所言,孟傳對于這種“終極能量”的消失,表示十分遺憾。
至于去【真實世界】借用炁來修煉,先不談有什么辦法再進去。
光是那蒼穹之上,如神眸一般的金色雙眼,他只是想到就毛骨悚然
趙守歲喝了口茶水,擺手說道:
“扯遠了,說回到打術的韻之境吧。你如今到了這一境界,再想繼續前進。
就是需要不斷的思考,將自己對于【道】的理解,通過拳腳打術向天地表達,截取元氣,補足武道一途。”
孟傳又有不懂的了,他發問道:
“師伯,道這一字太過籠統。你說的這個道,是武道嗎?”
“廢話.道這一字,可大可小。大到天道因果、生死輪回。小到普通人洗衣做飯、柴米油鹽。
什么人走什么道,幾十年如一日專注在做的事情,本身就是趨近于道的過程。
我們武人練武,追求的正是武道。”
“明白了。”
伯母天天操持家里,即便因為自己的原因,家里現在富裕了。
她也不去請保姆,堅持自己洗衣做飯,樂在其中。
因為,這亦是她自身的幸福之道。
見孟傳領悟了,趙守歲點頭道:
“那我就繼續說了,打術【韻】這一境界,太大了。
前輩們將這一境分為了三步,第一步先要完成【識己】,再去【識天地】,最后【識本源】。
所謂識己境界,便是神思敏銳、周身暢達,真正成為己身之主宰。第二步
你若能達到最后一步識本源,顧名思義,元氣在你眼里,不再是無跡可尋的虛無縹緲之物。你的招式拳招便是人間武道,又是天地至理。
別問我具體怎么走這三步,以及還有什么,我就不懂了。”
“明白了,師伯你現在是哪個境界?”
“和你一樣,還在努力識己韻之境的修行,只能靠自己。旁人分毫都幫不了,每一步都堪稱是百年拉力賽。
對于悟性的要求,太高太高,我神功都練的吭哧,哪兒有時間去想這些。只能依仗偶爾感悟,緩慢提升罷了。”
孟傳點頭,心中若有所思:
大楚對于武道天賦的完整劃分,一看悟性,二看根骨,最后則是三花根基。
怪不得悟性愈發重要,在進境武道家后,甚至趕超了根骨的地位。
武道之路走的遠了,無論干什么都需要“悟”,思考永不停止。
“好了,你小子也不要繼續鉆牛角尖了。只要你一直練拳,對于打術韻境的感悟便永不停息,你年紀輕輕就能得韻,日后說不定能反做我的老師。”
“師伯你著相了,剛才不是說,打術韻境的修行只能靠自己嗎?”
“.別貧嘴了,還有事嗎?無事滾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