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從傳唱度來說,《從頭再來》不會弱于《寬容》。
《寬容》有14-22歲的群體,但是《從頭再來》卻又有40-60歲的群體。
兩者是不分上下的。
但是呢,在賺錢方面,肯定是《寬容》大大強于《從頭再來》的。
可反過來說的話,在影響力和在整個意境上面,《從頭再來》直接吊打《寬容》。
所以你不能說哪個的200萬更劃得來,只能說是各取所需了。
而因為有著《從頭再來》的因素,許多音樂人已經開始重視起了《我唱我歌》這個節目。
吳平沒有意料錯,這一場的《我唱我歌》收視率,破掉了1.0%,收視人數超過了2000萬人,是《我唱我歌》2年以來的最好收視率。
有了這么一個鼓舞,他們在接下來的準備籌劃時,就更加的用心和熱情。
收視率的提高,就代表著大家的名氣更大,資歷跟深,得到的各種好處就越多。
沈歡這邊的收獲,還是最大的。
他的鋪面養老基金不但多出了200萬,而且還是稅后的,就不得不說人家蘭凱非常敞亮,難怪能坐穩金牌制作人的位置。
另外好爺也如約的發給了他獎勵。
這一次就不“叮咚”來重復累贅了,因為如同沈歡預料的那樣,好爺給的還是一首可以自己選擇歌曲的權力。
其實沈歡覺得這樣自己挺虧本的。
完成了這么多任務,最后卻只能累計兩個不屬于這個系列的獎勵,其余的全都要消耗在老爺子的唱歌晉級得冠軍上面。
這個小子確實是很膨脹。
他都沒有想到,這其實就已經相當于連接了另一個世界的金曲曲庫。
每一首歌給他帶來的,絕對不僅僅是名譽而已,還有200萬的巨額收入。
5首歌下來,可就是1000萬啊!
怎么都夠沈歡湊夠養老基金,躺著玩兒都能度過無憂無慮的一生了!
回到眼前來。
因為好爺的獎勵來得很及時,所以沈歡的考量就能更加充足一些。
第一首的《從頭再來》有符合趙長壽的心境和處境的關系,可如果一直唱這樣的歌,在舞臺上的表現能力和感染能力,就會變弱。
要知道,最后的冠軍決賽,評委根本就不會評分,而是會引入全場的50名音樂人和50名隨機抽選的普通觀眾投票的方式,來決定勝負的。
要是唱著《從頭再來》,音樂人可能不敢不投票,但觀眾們可就不一樣了,上面的人也沒辦法和他們計較。
所以必須要是世俗化的歌曲,才能符合普羅大眾的審美觀。
因此,第二首的歌曲,沈歡選得很認真,聽趙長壽說起,錄制的效果特別好。
到了32強晉級16強的比賽時,他也再次坐到了自己的老位置。
這一次就不是那位大叔了,換成是一個年輕一點的眼鏡。
看著沈歡的這個裝扮,他有些驚訝,卻沒有詢問,讓沈歡省了一番功夫。
這么一個星期,浙越衛視可是下足了本錢去宣傳《我唱我歌》,似乎是想要看著它超過自己的王牌節目《歡樂華國行》,來個鎮臺雙寶。
而在其中,65歲的農民趙長壽,便成為了宣傳的重點。
這是由于他的經歷最為傳奇。
本來是農民,一天的唱歌學習都沒有,全靠自己的嗓子,以及50年來不停的唱歌,才能有今天。
趙長壽一開始沒被大家看上,黯然退出之后,卻又被小天后韓冬兒慧眼識人,把他給“復活”了回來,并且請自己的好朋友陸小鳳老師,為他量身定做了《從頭再來》,從而一舉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