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隨著沈歡再打一個賽季的NBA季后賽已成事實,各個和沈歡相關的廣告品牌,也開始瘋狂了起來。
一方面是他們的廣告宣傳瘋狂。
比如說電視里面,全球上千家的電視臺,都會出現沈歡的廣告。
全球超過2000個大小城市,都會有沈歡的海報。
即便是沒有看到過沈歡打球的人,見到了這么瘋狂的宣傳勢頭之后,也會通過各種渠道,去看看到底這是怎么樣的一個籃球巨星。
結果一看之下,大部分的人立刻就成為了沈歡的粉絲。
不敢說是什么鐵桿,但絕對喜歡上了沈歡。
NBA對此也付出了大量的努力。
他們把沈歡總共16場比賽的精彩片段,剪輯成了數千個視頻,散布在了網絡上面。
這種倌方做出的片段,那就比起普通籃球愛好者的,又要精美和震撼許多了。
凡是看了沈歡肆虐籃筐,擊敗所有對手的瘋狂表現后,就沒有不被燃起青春的火苗,掀起對于運動的熱愛的。
尤其是年輕人。
根據一項CNN的報道,在過去的4-10月過程中,因為沈歡的表現和影響力,全球喜歡籃球的6-12歲小孩子,增加了足足有7000多萬。
12-18歲的少年,也是增加了1億5000萬以上,其中亞洲區增加人數最多,足足超過了9000多萬。
任何一項體育運動,都不可能缺少得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們的加入,從而成為籃球運動發展的中堅力量。
無論是打球的,還是喜歡看籃球比賽的,都缺不了他們。
籃球運動比起足球來,向來都是被吊打的份兒。
如果不是當年斯特恩眼巴巴的來到華夏電視臺遞免費的錄像帶,請求播放NBA籃球比賽錄像,恐怕它今時今日的人緣更差。
好歹因為華國的球迷增加,大姚大郅阿聯等人的進入NBA,NBA的影響力才與日俱增,終于打破了冰球的第三名壟斷,前進了一步。
但是在世界范圍內,籃球仍舊遠遠不如足球。
可就因為如今出了一個沈歡,出了一個簡直是籃球之王的超級巨星,一下子就讓人刮目相看了。
你說他們NBA能不配合著那些廣告商,去認真的宣傳沈歡嗎?
當然了。
長遠的好處肯定是NBA的,但目前的好處更多的卻是各大品牌商的。
穿著籃球服的人們,在麥當勞里面吃著漢堡,在球場下喝著百事可樂,在付賬時用著沈歡簽名版的VISA信用卡……等等等等,都給品牌商們帶來了大量的利益。
就連最新和沈歡簽約的巴寶莉,短短的一個月時間,在倫敦他們的大本部的銷量,都已經有了50%的提升。
沈歡186的身高,比起普通的歐洲人來說,可一點兒都不矮,再加上他天生的衣架子,以及火爆到天際的名氣,當然就會有更多的年輕人愿意追隨他的腳步,去買他代言的牌子。
華國這邊也是一樣的。
在華國的30個有巴寶莉專賣店的城市里,一個月的銷量同比增長了270%,樂得他們的銷售總監大呼,今年總算可以多生產一點,不用再銷毀了!
巴寶莉還是貴了一點。
更平民化的還是阿迪達斯這樣的體育公司的產品。
阿迪達斯大大小小的產品種類有上百款。
即便是那些運動服飾不大適合沈歡專用,但也有可以做出LOGO版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