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星夢車頭晃出彎道的瞬間,車身已與沖刺直線賽道平行。
一切都剛剛好,盡在掌握。
——雖然他沒有完美使用scandinavianflick,但最后精確的尾隨轉向省略了過彎修正的過程。
這是最適合星夢的處理方式。
畢竟有那5%的彎道修正降低效果。
“呼——!”
蘇辰長出一口氣,嘴角揚起一抹輕松的笑。
或許這就是改裝師和賽車手開車的區別吧。
那群狂野的家伙更加瘋狂,追隨著肌肉記憶和直覺。
而改裝師的他已經習慣精密復雜的工作,他更理性,更喜歡分析和計算,也更在意對賽車的保護。
盡管,他的計算和頂級車手還有不少差距,但已經初具雛形。
“滿油,出彎!”
漸進式全油門!
轟轟轟——!
引擎發出漸漸高昂的咆哮,星夢如脫韁野馬般沖出彎道!
“喔!gogogo!”她不清楚剛剛的三連發卡彎蘇辰展現了怎樣的技術。
她只知道和蘇辰配合起來很舒服很安心,完全不像王婷婷給她一種頓挫不安的感覺。
咔嚓——!
經過彎道口測速帶的瞬間。
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彎速顯示在電子屏上——178公里/小時。
短暫的沉默后。
全場,沸騰!!!
…
“觀眾朋友們,太驚人了,我嘞個騷剛啊!”
火雞哥說話都有點結巴。
他想過蘇辰和星夢會減速緩過,想過可能會發生事故,甚至想過會大減速支撐全程鐘擺漂移。
但他從未想到蘇辰會將三個發卡彎一個個拆分開來。
每個彎道都展現出不同的技術操作。
而且,全部,都很,熟練!
“說實話,我只是一名城市錦標賽解說員,我的專業素養還是有點跟不上了。
剛剛蘇辰和星夢選手的三段彎道處理,我只能看出第一段是經典的鐘擺漂移,至于第二段和第三段,我實在不清楚是何種技術動作。”
他謙虛地搖搖頭,隨后一把將話筒戳到旁邊白胡子墨鏡老頭的腮幫上。
“下面有請我們的五星賽道分析師,麥克阿瑟先生為我們解讀一下!”
麥克阿瑟皺著眉頭將話筒挪開一些,清了清嗓子道:“如果沒看錯的話,第二段選手應該是跟趾技術配合慢進快出過彎策略。
所謂慢進快出,就是以較低速度進入彎道,確保車身穩定;在彎心后逐漸加速,以更高速度駛出彎道,這種策略需要在彎心處精確控制車身的重心轉移和輪胎負荷。”
“第三段是尾隨轉向技術(trailbraking+throttlecontrol),這是最高級的過彎技法之一。”
話到這里,麥克阿瑟的神情已經嚴肅起來。
“這種技術不再依賴激進的甩尾,而是通過精確計算最佳剎車點!轉向點的選擇更加精準,追求一次性到位!
這種操作對技術要求極高,不僅要保證后輪稍微失去一點抓地力,但絕不完全失控;還要通過細膩的油門調節來控制后輪的滑移程度。”
他見火雞哥一副懵逼的樣子,不禁翻了個白眼——主持人就是主持人,除了往他嘴里塞話筒之外啥都不會!
“說白了,這是一種高明的微操技術,不比scandinavianflick的難度低!
22號選手沒有野蠻地在三連發卡彎貫徹scandinavianflick在連續彎道至上的普遍觀點。
而是將三個發卡彎拆分,確保穩定安全的同時,也保證了彎速!”
他望著屏幕中一騎絕塵的白色幻影,不禁驚嘆:“這是一位不僅有技術,還很聰明的選手!”
靈活的腦子和技術誰更重要呢?
麥克阿瑟默默想著。
在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賽車技術才剛在星神的傳承下爆發。
那時候,技術就是第一位。
可如今,經過一個世紀的發展,技術已經基本飽和。
盡管還在開發新的賽車技術,卻也只是在原本星神傳承的賽車技術上做出微小改動。
至少在他看來。
如今這樣的時代,靈活的頭腦可比技術更有優勢。
…
…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