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北衙禁軍的淵源可以追溯到唐高祖李淵太原起義的元從禁衛,到了唐太宗時期又在秦王舊屬基礎上建立起北衙七營,進一步演化為左右屯營飛騎以及百騎。
到了高宗時期,左右屯營改設為左右羽林軍。武則天時期,百騎擴為千騎。中宗時期,千騎擴建為萬騎,仍分左右營。
后來李隆基等依靠左右萬騎發動唐隆政變誅除韋氏,左右羽林軍與左右萬騎的北衙四軍格局便也延續下來。
王毛仲便是如今北衙禁軍體系當中權勢最大、也最得圣眷的大將。其人不只典掌北衙禁軍,甚至還兼領內外閑廄使并監牧都使,內外馬政亦在其掌握之中。
王元寶的后臺竟然是北衙王毛仲,的確是讓張岱大吃一驚。王毛仲那是屬于他爺爺張說都要恭維逢迎的存在,想要把自己踢到一邊去,簡直再簡單不過了。
王元寶后臺這么強硬,為什么在洛陽南市還如此愁困?
道理很簡單,你養了一條狗不好好看家,那你是換一條新的,還是自此以后蹲狗欄里替狗看家?
王毛仲可以給王元寶當靠山,但卻未必樂意給他擦屁股。而且王元寶就算是在洛陽敗走麥城、血本無歸,他敢拿王毛仲的錢去填坑?
還有就是王毛仲其人雖然風光,但其權勢卻只局限在北衙系統內。說好聽點他是北衙第一人,說難聽點就是保安大隊長、家丁頭子。
哪怕他是皇帝的家丁頭子,給你個好臉可以,你還想替皇帝管理天下,那不是有病?
人們尊敬王毛仲,但更根本的還是敬畏其背后的皇帝。王毛仲之所以覆滅,就是因為這條狗不想好好看家了,居然還想到南省去當兵部尚書。皇帝總不能自己蹲玄武門站崗,那就把王毛仲收拾了。
不過張岱得知這一點后還是沉默下來,他固然是想通過此事去擴充人脈抱大腿,但如果當中人事太復雜的話,可就有點得不償失了。
“小兒也知憂懼?日前見你那般豪膽,還道無所畏懼呢!”
高力士見張岱低頭不再說話,便微笑問道。
張岱聞言后便無奈一笑,嘆息道:“道之所向,自然無所畏懼。天恩所延,何必與之相爭?小子人道后進,畏避前人難道不是明智之舉?只是事未審清便貿然奏告、滋擾渤海公視聽,實在抱歉。”
他準備返回去將這一層人事隱情告知云陽縣主,人家既然相信他,他自然就有必要將所有人事內情都向其說清楚。
“你也不必走,話既出口,哪能收回!”
高力士卻一探手將其坐騎轡繩抓在手里,更拉到自己近前來,繼而笑語道:“你這計謀得來不易,肯將好處與長者分享,讓人欣慰。我能倨傲不察,讓你失望而走?”
“渤海公既知此事,遣員往問王元寶即可,何必系留我這無知小子啊!”
張岱不被放行,便又苦笑道:“我今滋擾了渤海公,還要歸家向大父討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