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坊西北角,泄城渠旁有一片占地面積不小、但卻不太起眼的邸店。
不同于其他邸店客貨滿盈的熱鬧場景,這邸店內外并沒有車船停靠,反而有著許多披甲持械的兵丁站崗放哨、內外巡弋。
一般的都內民眾猜想不到,就在這邸店當中存放著足足有將近兩百萬貫的錢帛物資!
張岱帶著安孝臣、魏林等幾人策馬行至附近,早已等候多時的王元寶便匆匆行上前來,一邊疾行一邊招手道:“張公子,某等在此!”
待到近前,張岱翻身下馬,王元寶自然的入前把其坐騎韁繩挽在手中,然后口中又說道:“高大將軍所遣內謁者監高承信已經在此,王太子仆則仍還未至,但想必也快到了。”
張岱聞言后便點點頭,人家勢力強、架子大,晚到一會兒又算什么。
“張郎才名如雷貫耳,行前阿耶囑我若有疑難、需向張郎多多請教,還請張郎不吝提攜后愚。”
邸店門口站著一個身形比較高大、面貌也稱得上俊朗,看起來只有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卻已經身著緋色官袍,正是高力士派來的養子高承信。
太監并無高品,哪怕高力士這樣的大太監,在內侍省的職銜也只是五品內給事,服紫著緋都需借別官。這高承信擔任六品內謁者監,已經是太監當中的出色人物了。
張岱打量了這高承信幾眼,心里也生出之前他假扮牛貴兒時河南府吏員們那樣的感慨,好模好樣的可惜是個太監。
不過如果不是太監的話,這高承信除非家世極硬,否則也難在這個年紀便穿上緋袍。須知就連張岱他二叔張垍,都是借著封禪的機會才得進階五品。
至于張岱自己,即便來年進士及第而后解褐任官,也得青綠蛤蟆皮身上穿,循序漸進的升上去,好處就是比太監們多了一條命根子。
“高監豐神俊朗、儀態出眾,怪不得能為渤海公所重,授以要務。指教提攜實不敢當,唯望能共事無嫌,一同做好親長所付事務。”
張岱對高承信作揖說道,原本他將高力士引進此事,倒是可以做高力士的代言人,可是皇帝把武惠妃加塞進來,那他自然要代表他大姨了。
“張郎不必客氣,稱某高十六即可。”
高承信雖然官達通貴,但卻也并不倨傲,對張岱很是客氣。
張岱一聽好家伙,你們這個太監家族還挺人丁興旺,我在家才是張老六,你這直接比我多出一位數來。
心中謔想自然不便宣之于口,對方既然給面子,張岱便也笑道:“既如此,那就都不必再拘禮,十六兄稱我張六即可。”
“內中已經備好酒食,便請六郎先入客筵,一同等候王太子仆到來。”
這邸店乃是高力士的地盤,高承信也算是地主,當即便笑語邀請張岱入內。
至于王元寶則還不敢同入,告罪一聲后仍然站在門外等待他真正的主子王守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