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倒不指望靠這牛刀小試的操作來賺取什么暴利,但起碼也得收支持平吧?否則每一卷圖書就算只賠個百十錢,動輒上千卷的印刷量,一卷內容也能賠出個幾百貫啊!
而且市面上究竟價值多少,這也實在不好判定,雖然一些手抄的書卷價格同樣不低,但這種批量印刷品在沒有宗教情愫的加持下,究竟能賣上什么價還實在不好說。
“成本高,是因這些用料貴且精。這些用紙能略耐火燒水浸,作紙時需用石灰淋洗紙漿,再加桐油、鹿膠、魚鰾等調制……”
趙明連忙又解釋起來,他也是詢問這些匠人們才知道長壽寺造紙竟然工序這么復雜、用料這么精貴。
聽到這里,張岱才有所了然,原來成本高是因為用的物料本身就貴。長壽寺的平安箋能賣到那么貴且還有市場,自然是有些門道的。現在用同樣的材料印刷文卷,成本可不就居高不下么!
若將這些原本稍顯奢侈的物料替換掉之后,每一卷的物料成本則就能控制在三百錢左右,這樣的價格則就極大的凸顯出印刷工藝的優勢了。
須知當下雇使一個抄經手來抄寫經卷,每天的工錢也要達到三五百錢,還不算紙墨等本身的材料消耗。而且這些抄經手本身的水平、效率也不固定,難免會有一些抄寫的錯漏。
所以就算不考慮這些文集本身的內容價值,即便當作尋常書籍來發賣,在工料有所控制后,也能保證具有極高的競爭力。
不過張岱想了想之后,還是決定這第一炮不要太過節省,工料先可著好的用。
就算在當下沒有獲得什么太大的回響,保不齊日后就會有人愛惜這紙墨材料而將之作為隨葬品代入墳墓中,后世考古起來也能增加一些文物材料。
他如今雖然穿越來到了大唐時代,但想到后世自己的學習生涯時,心里仍是暖暖的,愿意給同行業的師姐師妹們提供一點便利,起碼給她們提供一個水論文的題材。
他這里善解人意的自我感動一番,然后便退出了庫房。正在這時候,丁蒼等人也從莊外行入進來,同行還有一駕馬車,馬車停穩后從上面下來一個老太監。
“阿郎,這個便是我日前所說的高平王府舊人黎敬恩。他知阿郎近日得暇,便連連懇求我為之引見,想要當面與阿郎商討東山窟事!”
丁蒼下馬后便快速的來到張岱面前,并指著老太監黎敬恩向他介紹道。
張岱聞言后便也向對方頷首打個招呼,并又笑語道:“黎丞事跡,我聽丁蒼講過。沒想到鄶國公辭世多年,還有忠義舊仆對他故事念念不忘,仍欲復興,當真情懷難得,令人感動!”
“六郎謬贊,老朽實在愧不敢當。雖有忠義情懷,憾無過人才力,仍需仰仗六郎這般人間英俊賢才,才敢稍作奢望能夠遂愿。”
黎敬恩聽到這話后,便也連忙向張岱俯身見禮道。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