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即便如此,當看到碑拓上那些端莊有力的文字引經據典贊揚其事,也讓武惠妃心中大感滿意,乃至于喜不自勝。
尤其當見到張岱特意讓人所制給夏王、懷王等夭折子女祈福之碑,武惠妃更是忍不住眼眶泛紅、眸中含淚:“生人愿念,自有愿力。今有千百民眾發愿,祈我孩兒來生驗得善果,投往富貴人家,盼能福澤綿長!”
講到這里,她更望著張岱一臉欣慰道:“六郎你有心了,做了許多事情來撫慰你姨母。我身為長輩,平白受你許多助益,也應當有所回報。”
“姨母是我恩親,更對我屢加庇護。我只愿自己技力長進,能令姨母萬事順遂,怎么敢挾此區區幾事厚顏邀賞。”
張岱聽到這話后,連忙又垂首說道。
“做了好事哪能沒有獎賞,給了你的你也不必推辭,安受即可!”
惠妃說完這話后,抬手讓侍立一旁的宮人手捧托盤走向張岱,托盤里則擺放著一個華麗的錦囊。
張岱兩手接過這錦囊,有些疑惑的將錦囊打開,旋即便發現錦囊中竟裝著一份手詔,詔書內容竟然是冊封他為“范陽縣男”。
“這、這……孩兒何功何德,何敢當此君恩賜授啊!”
張岱在看完詔書內容后,真的是詫異不已,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旋即便連忙又作拜于地,兩手捧著這詔書說道。
他這倒不是刻意作謙虛之態,而是真的有點出乎意料,沒想到自己竟然能夠獲封爵位。
雖然他日常接觸時流不少都有爵位,就連國公都有許多個。但這些人本身就是大唐帝國第一流的權貴,并不意味著爵位就好獲取。
唐代的爵位獲取通常有三個方式,分別是因親封爵、因功封爵以及因官敘爵,除此之外另有襲封、蔭授、回賜等等。而后幾種方式的前提是,你的家族中必須有人已經獲取到爵位才可操作。
像是國公等高等爵位,要么是皇親國戚、命里帶來,想要憑功勞獲取,難度則就非常的高。玄宗一朝因功授爵主要集中在唐隆、先天兩個時間節點,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兩場成功的政變。
張岱他爺爺的燕國公爵位,就是在先天政變后獲封的。如果不是這樣的大事,想要憑著一般性的功勛獲封爵位則就要困難得多。
這其中最典型的一個例子就是郭元振,郭元振早在武周年間就先后擔任涼州都督、安西大都護等重要的職位。
而其在職期間又進獻離間計,促使吐蕃贊普逼殺了吐蕃大論欽陵,并使得欽陵所在的噶爾家族叛逃出吐蕃、向大唐投降,扭轉了唐蕃對抗的整體局勢。
在吐蕃與后突厥聯合進犯涼州之際,郭元振又統率大軍西進青海,逼迫吐蕃贊普向大唐請和。在擔任安西都戶時期,郭元振又妥善處置各種糾紛矛盾,可謂是功勛卓著的邊臣宿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