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獻關心兒子的安危,自然希望葛福順能夠拿出更加強硬的處置手段:“況且此番結怨,也并非我一家之私,是為、為了給耿公泄憤……”
“為誰泄憤?我幾時囑你?你兒莽撞,你也愚蠢?”
葛福順聽到這話后自是憤怒不已,當即便抬手指著王思獻大聲詰問道。
“是、是下官失言,下官情急失言。下官向來唯耿公馬首是瞻,此事萬騎將士俱知。而今遭此邪事刁難,只盼耿公能庇護周全。”
王思獻聽到這話后,連忙俯身作拜道。
“你既如此心憂,留此也于事無益,便且入營挑選一隊心腹精卒歸家駐守。著令你兒安守家中,事了之前不要出門!”
葛福順雖然不喜王思獻那隱有威脅的語氣,但也心知有責任庇護其子周全,若其子當真被人給殺了,他無疑也會顏面盡失,北門其他將領怕也不會安心歸附于他。
他本來也已經有了上奏圣人、直拿嫌犯的想法,畢竟勾心斗角、陰謀詭計非其所長。可是聽王思獻這么一說,他卻又放棄了這一打算。
首先之前那件事已經由圣人親自出面調解,王思獻卻還口口聲聲是為他家泄憤、所以其子才會對張說的孫子大打出手,這無疑是在表明他對圣人的調解結果心存不滿。
其次如果捕風捉影的猜測能夠直接作為拿人的證據,那么高力士又會不會拿出其在汴州遇襲一事出來說道、從而引起圣人對他的懷疑和不滿?
說到底,這事就算攪鬧得北門人心紛亂,所針對也只是王思獻的兒子罷了,葛福順犯不上為此冒太大的風險。說句不好聽的,如果王思獻之子當真被殺了,他還更加便于從兇手身上順藤摸瓜的追查下去呢!
一念及此,葛福順眼神頓時一亮,意識到自己完全不必為此事而過于煩惱。
如果王思獻之子當真被買兇殺掉,這是多么聳人聽聞的事情!北門將士作為天子親軍,竟然貪圖物利、受人蠱惑的對袍澤痛下殺手,這件事必然要徹查到底、必須要有人為此負責!
之前王毛仲長期都是北門的總負責人,如今再發生這種亂事,他自然也難辭其咎。而圣人近來本就對王毛仲多有不滿,調查事實真相的時候想必也不會信重其人,很有可能還是會交給葛福順處置。
到時候他手里就擁有了極大的權柄,可以達成不少原本的意圖,使得這件事成為一個自己的機遇。
而所付出的代價,不過是王思獻兒子一條性命和自己些許顏面而已,兒子又不是自己的,丟掉的面子也可以在追查的過程中再重新找回來!
“你去吧,此間營卒我會嚴令約束,也會著員繼續追查流言源頭,絕不讓我北門兒郎為奸計所害!”
他又向王思獻擺手說道,待將其人打發出去之后,他又召來親兵下令道:“之前受罰的那些營士,將他們所得錢物發還,且罷其直番、歸去養傷。告誡他們,所以遭此嚴懲是因當眾公然做有負義之嫌的事情,使王將軍情面難堪,而非他們確有其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