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快,今日當真是痛快!宿敵盡去,孫又榮封,如此大喜,豈可困于案牘?”
張岱在門下省接受詔封之后,便又轉來集賢書院告知他爺爺一聲,張說得知張岱的爵位竟又比之前說好的進了一級,心情自是大為歡暢。
他性格向來比較外向,在集賢書院中當著眾人的面便大笑起來,旋即便又望著徐堅等人笑語道:“某今將歸家設宴為樂,諸位可愿同去?”
集賢書院眾學士們有的笑語應是,有的則表示案頭還有事務,須得忙完之后、傍晚時分才得閑往賀。
于是張說便帶著無事幾人,還有張岱一起離開皇城往家而去,途中便安排家人速速歸家置備宴席,同時又遣員去邀請住在城中各處的親友。
張岱見狀后,便也吩咐丁青等去邀請自己的同年和好友們,大家湊在一起樂呵樂呵。
一行人離開皇城時,正見到源乾曜兒子們立于端門一側、等待著其父面圣辭行之后一起還家。
源乾曜有四子,除了仍在羈押之中的長子源復之外,次子、三子也已成年,唯有少子源清仍是一垂髫小童。
當見到張說一行走出端門時,三人無不怒目以視,就連那奶娃子源清也不例外,儼然已經將張說祖孫當作謀害他們父兄的仇人。
張說對這些目光自不怎么在意,張岱卻不客氣的瞪回去,尤其兩眼直盯著那年紀最小的源清,嚇得這小子眼神都變得躲閃起來,這才得意的收回了視線。
他本來還不打算最近再去惹源乾曜,但見他兒子們如此怨氣十足,決定過幾天就登門去收賬!
眼下源乾曜雖然也被罷相,而且在朝中失勢的比張說還要更徹底。
但張岱心里卻清楚,隨著接下來幾年大唐財政持續惡化,他所押了重寶的宇文融也一定會再次崛起、歸朝拜相,這一點是不以旁人意志為轉移的,而是宇文融的才干和客觀環境的惡化所決定的。
一旦宇文融回朝,源乾曜一系的官員便又將卷土重來,甚至包括被貶到山南的李林甫。
宇文融對張岱固然有一種臭味相投的欣賞,可是當他歸朝掌勢后,卻要考慮整個團隊的凝聚力,不可能會因為這點欣賞便對張岱有什么額外的關照。
尤其張岱先后搞了李林甫和源復,在源乾曜被罷相的過程中也發揮了關鍵的作用,等到這些人重新得勢,不狠狠收拾張岱一波,他們忍得了?
所以張岱接下來也仍需繼續努力,爭取趕在宇文融歸朝之前于朝中站穩腳跟并謀求發展,起碼在對方打擊到來的時候擁有一定的自保能力。
尤其李林甫那種熟悉朝中人事掌故和行政流程的家伙,真要出手謀害自己,如果他不能頂住第一波的話,其他人想撈自己都不好撈。
當然這也都是后話,眼下的他還是要享受一下勝利的成果,慶祝自己獲得封爵!雖然說他這個爵位更多的只是一種榮譽象征,連實際的封戶都沒有,但哪怕只是一個榮銜,也是許多人畢生都難以企及的!
就拿他們張家來說,眼下除了他爺爺張說在先天政變后獲封燕國公之外,其他人無論官職高低便全都沒有爵位。而剛剛被罷相的源乾曜,爵位則還是首次拜相時所封的安陽縣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