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中年人被引入堂中后,先是叉手躬身向張岱見禮,而張岱也從席中站起身來虛托一下,旋即便開口問道:“請恕我粗心眼拙,冒昧請問,足下與我曾是舊識?”
“在下本來效力河西隴邊,日前隨河西王大將軍入朝獻捷,因得圣人恩恤垂賞、留用畿內。入都以來,便屢聞六郎時譽,今日一見,當真英俊不俗、令人心折!”
這姜行威并沒有直接回答張岱的問題,先是介紹一下自己的來歷,又拍了拍張岱的馬屁,然后才又說道:“在下與六郎前未相見,但與令府崔英卻是前緣頗深的故人,未知六郎可由崔英口中聽聞我名?”
原來這人竟是日前隨王君入朝而被留用的邊中功士。
張岱得知其人身份后,不免暗生親切之感,他與北門王毛仲等人仇怨可是結深了,而這些留用本門的邊士想必也不受原本北門將士的歡迎,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彼此間倒是大有可作互動的空間。
而當聽到此人后一句話后,張岱又是不免一愣:“崔英……你、你認識我英姨?”
英娘正是姓崔,張岱日常只是稱其阿姨,聽這人一說英娘的全名,他差點還沒想起來。
“不錯,在下與崔英、英娘確是前緣頗深,未知她眼下是否在府中、在下能否一見?”
那姜行威聞言后連忙點頭說道,同時兩眼中也頗有波瀾閃爍。
“去將英姨請來這里。”
張岱聞言后便抬手吩咐銀環道,同時也在認真打量著姜行威,心內猜測著這人和英娘的關系。他既姓姜,阿瑩也姓姜,他不會是英娘的老相好吧?
這一想,張岱頓時便覺得大有可能。他前身張雒奴有關這方面便沒有什么記憶,而他來到這個世界后也一直忙于別的事情,對此未作深問。可是現在想想,英娘顯然是應該得有丈夫的,否則哪來的阿瑩?
一想到這人可能是自己老丈人,張岱不免又熱情許多,連忙抬手對其示意道:“姜將軍請快入座,我阿姨不久即至。”
他這里熱情招待著姜行威,不多久英娘便走進堂中來,先望著張岱問道:“阿郎召我何事?銀環只說有客是我故人,我哪來什么……”
“英娘,你不識得我了?隴外風沙苦寒,確比當年分別時添了許多風霜。”
姜行威連忙站起身來,望著英娘笑語說道。
然而英娘在見到此人后卻如遭雷擊,整個人都僵立在當場,片刻后忽然捂嘴大喘著粗氣,側身連連后退直至來到張岱案旁,才又怒視著這人大聲道:“我不識得你!你是哪路惡鬼?快滾、滾出去,不要再來害人、不要害我阿郎!”
張岱聽到這話后,臉色頓時一變,忙不迭入前將英娘護在身后,旋即便一臉警惕的望著那面露尷尬之色的姜行威沉聲道:“你究竟何人?與我阿姨有何前事!”
“我,唉……讓六郎見笑了,我便是英娘的夫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