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肅清廟,巍巍盛唐。配天立極,累圣重光……”
悠揚肅穆的歌唱聲響起,幾名嗓音高亢的太常音聲人在臺上高歌,樂堂周圍則散坐著數名太常寺的樂官,一邊傾聽著臺上歌聲,一邊在曲板上做著標注。
太常寺每年都有大量的禮樂歌舞表演任務,所表演的歌舞除了舊篇章以外,也要隨時進行大量的創新。有的是用于特殊的典禮,有的則用作朝中饗宴。
位于太極宮皇城中的太常寺官廨,主要是用來訓練樂人的地方,至于創作曲辭的場所,則就是位于安興坊的樂官院。
張岱也坐在一眾樂官當中,聽著這一首新編享太廟樂章的金奏樂。所謂的金奏就是敲擊鐘镈等金屬樂器所形成的曲樂,也屬于廟堂樂的一個泛稱,在整個樂章中以清越悠揚而凸顯。
一曲唱罷,樂官李龜年便入前來向張岱笑語問道:“張協律既聞此曲,意下如何?”
“變調太多,有欠莊重,再作緩聲數刻。”
張岱像是一個要求嚴格的產品經理挑剔著作品的不足之處,不過倒也不是在故意找茬。
擔任協律郎這么長的時間,讓他自己編協曲律或還技有未逮,但賞鑒水平卻是直線提升,就好像聽網紅翻唱經典歌曲,毛病在哪多多少少也能聽得出。
李龜年在曲樂界名氣極大,但本身并不是太常體系所培養出來的職業音聲人,而是民間樂人出身,雖然稟賦才藝俱高,但卻有一個毛病那就是過于熱衷炫技,好為鄭衛之聲。
張岱一開始的時候也不明白什么是鄭衛之聲,隨著在太常寺任職時間延長,聽多了各種曲樂之后,便也漸漸加深認知。
鄭衛之聲號為淫聲,并不是指的挑逗情欲,而是挑撥人的情緒,放大聽者喜怒哀樂的感受,讓人情緒劇烈起伏,變得敏感暴躁。所謂的淫就是放縱,甚至讓人的情緒突破理性的限制,做出許多沖動的行為。
但真正的正聲雅音則是讓人心態平和、消除雜念,哪怕是一個天生壞種、下流胚子,在聽到這一曲音樂的時候,也能暫時摒棄心中的暴戾,維持片刻的安靜。
這就是所謂的禮樂教化之功,也是太常主要從事的內容。尤其是在莊重的典禮場合當中,一曲不合適的bgm那是能夠造成非常割裂的反差感受。
說的更文藝一點,音樂就是打開心靈的一閃鑰匙,所謂鄭衛淫聲就是打開人七情熾烈、放縱情緒、釋放欲望的鑰匙,雅樂則就是讓人安寧祥和、滋養心神的音樂。
或許有人會說這都是放屁,夸大了禮樂的作用,真要那么有效,世上怎么會有那么多的惡棍呢?
這就要明確一點,音樂只是鑰匙、是啟迪,是讓你感受到有這么一種祥和的境界,你自己不去恪守、不去追求,又能怪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