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處理完未久,都還沒有歸檔封存,因此府員很快便找出來呈送入堂。
源乾曜沒有急著將此交給前堂兩人,而是打開卷宗快速瀏覽起來,發現上面清清楚楚寫著交易的時間與內容。
李林甫以其安業坊舊宅置買平康坊這宅邸,但兩宅仍有差額四萬五千余貫,李林甫因是在籍的宗室,故而先具錢三千余貫,之后每年給付京兆府三千貫以償地錢,債清則止。
這一樁買賣看著沒有什么問題,安業坊位于朱雀大街西側,距離皇城朱雀門僅有三坊之隔,同樣也是城中貴坊之一,只是近年來朝廷中樞向東北挪動而不如唐初時那么顯赫了。
如果說有點問題,那就是李林甫這安業坊舊宅相較平康坊宅邸狹小了一些,只有二十多畝的面積,而且房屋間架建筑也不如平康坊宅多。
但是看記錄這宅屋用料價值不菲,甚至不乏沉香等名貴材料,而且還有大李將軍親筆所畫廳壁畫數幅,價值難以估量,再加上五萬多貫的差價,這買賣倒也說得過去。
但是這只是一份原始的買賣契約,同卷宗內還有新增加的一份,差價被提升到了六萬貫出頭,李林甫出錢也從最初的三千多貫提升到了五千貫,還錢規定倒是沒有改變。
只不過在這契約下又添了一份租賃的契約,是講李林甫在京兆府的公證下,典出其宅邸十七畝的宅地面積,新造地契以賃出。相較之前多出來的差額,便是這一部分的費用。
源乾曜看著這卷宗,并沒有發現什么明顯的問題,但也能從兩份契約前后不同當中品味出幾分不尋常的意味。
不過眼下皇使還在前堂等著,容不得他細究細問,于是只能暫且按捺下心中的好奇,命人將這些卷宗打包送給劉彤幾人讓他們帶走。
盡管心里還不清楚發生了什么問題,但源乾曜卻明白一定是有問題發生的。待到皇使離開后,他也并沒有急著回家,一邊著令將辦理此事的府佐召回官廨中問話,一邊又吩咐家奴道:“速速回家,去將九郎喚至!”
源潔趕在街鼓聲停止前來到了京兆府官廨中,入堂后便一臉奇怪的向他父親說道:“阿耶,賓客們都在家等候多時了,耶不還家,反將兒召來,是為何事?”
“李哥奴給了你多少好處?要你將他陋居飾美成華宅!”
在源潔到來前,源乾曜已經向府吏了解了一番內情。那卷宗中所記錄的李林甫所謂舊宅,乃是大李將軍、彭國公李思訓舊邸一隅,李家族人族居此中。
李林甫的父親未顯而卒,他也分得一部分宅業。如今所置賣的,就是他這一部分宅居,但主體建筑只有數畝而已,其他的則是一部分圈廄以及漕渠穿坊所形成的的一片廢地灘涂,都被打包進李林甫這宅邸中,做成了二十多畝大宅。
“我這么做確有些不妥,但那安業坊宅也并不是偏僻荒地,收拾一番,一樣不愁麻煩。”
源潔見他父親臉色鐵青,有些心虛的低下頭去,旋即又小聲說道:“朋友之間,本來不就是應當互相幫助嗎?我助哥奴巢成新居,哥奴也幫我解決了一樁麻煩,便是那張六……”
“你沒有拿錢還他?”
源乾曜聞言后心里頓時一咯噔,當即便瞪眼怒斥道:“你兩如何解決此事?”
“張六他貪求平康坊宅……”
源潔又將張岱的要求詳細講述一番,然后便又說道:“此徒貪得無厭,連本帶息竟然索要五萬余貫!這我怎么能答應他!幸在他渴居平康坊,我便與哥奴商議,割宅一隅給他以消債。但所給并非實給,而是哥奴將地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