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力士內心里最希望的,無疑是盡快的鏟除掉王毛仲,至于針對北門禁軍這一個整體,固然也有一定的想法,但卻并不多。
現在張岱給他提供了一個視野格局更加廣闊、操作性更強,且能夠給北門造成更深刻影響的方案,他自然也樂得接納。
以往的北門等級森嚴、尊卑有序,看起來鐵板一塊,外人很難插手其中。盡管王毛仲和葛福順這種級別的大將略存齟齬矛盾,但北門整體卻還有著一個共同的利益和秩序要維護。
高力士盡管花盡心思、大使錢帛,總算買通了幾個中層的將領,但正如張岱所言,這些人也不過只是勢弱一些的王毛仲而已。等到他們真正得勢,未必還會像現在這樣對高力士恭順聽從。
而今張岱提出的這個“延恩分蔭”,卻能讓北門所有將家全都陷入一種父子相忌、兄弟猜疑的微妙狀態中。他們至親之間尚且要為了權位而每多爭執,又怎么能在外團結其他的北門將家?
“北門宿衛尤需少壯,凡所年高而不去者,皆貪祿不忠之徒!三品之職分蔭回授,嗣子可得五品,余子亦可得六七品職。至于何時分蔭,亦需斟酌。廉頗雖老,尚可用也!此諸事自應嚴加監管,以杜絕北門更增私相授受之途!”
高力士舉一反三,很快就把握到在這方案中拿捏北門諸將家的關鍵。在職的將領什么時候需要去職分蔭,其諸子嗣各自又能分到多少的蔭澤,只要掌握住了這些,那就等于控制了他們的命門。
過往北門強于內官,首先最直觀的差距自然就是武力的高低,但這還不算是最嚴重的,因為有著君王的存在,北門就算武力強悍也不敢隨意濫用。
其次就是彼此分工不同,北門負責的宮禁安危,直接決定了圣人的人身安全,而內官無非侍奉起居、溝通內外以及其他各種雜物而已,無疑北門更加能夠獲得圣人的看重和容忍。
內官本身不以武力著稱,與北門分屬兩個系統,而且由于身體上的殘缺也讓崇尚勇武的北門禁軍對他們心懷鄙夷,哪怕他們深得圣人的寵信,也得不到北門的尊重。
可是如果有了這種拿捏北門的途徑和手段,那北門諸將也只能對他們俯首聽命。
高力士越想越是興奮,望向張岱的眼神更充滿了賞識與欣賞:“兒郎當真有計,與你傾談一番,消解我心中大半憂困!怪不得你祖父對你如此鐘愛,聰慧賢能的子弟不需多,有此一人便興家有望啊!燕公半生功勛累累,臨到老時最欣慰的恐怕還是家中有此幼麟茁壯成人啊!”
張岱今天可是真的跟高力士講了不少,而且全都是滿滿的干貨,從控制北門軍士的選拔與補充,到挑撥王毛仲和葛福順內斗,包括現在提出能讓所有北門將家都深受影響的“延恩分蔭”的方案。
如果這些建議高力士全都肯聽從奉行,那張岱真的是憑一己之力將北門與內官的紛爭拔高到一個新的層次,讓他們之間的爭斗變得更豐富多彩起來,也足以當得起高力士的夸獎與感激。
“渤海公謬贊了,子只是勤于思懶于行。胸懷千策不如躬行一事,我是恃著長輩縱容,狂妄斗膽敢于就事夸夸其談,所言甚多,僥幸能中一二罷了。”
張岱又一臉謙虛的道,旋即將自己今天所的這些內容做出一個總結:“水無常形,兵無常勢,深諳時勢,隨勢而動才是立事立功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