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他為什么敢在這個節點提出這個請求?那大概就跟他和皇帝之間長期以來的互動模式有關了。
過往多年,皇帝一直對他恩寵有加、信任不疑,甚至就在唐隆政變他臨陣退縮、棄眾而逃,犯下那么大錯誤的時候,皇帝仍然沒有責備他,而是賜予他高官厚祿以作安撫。
如此恩寵縱容、簡直就可以稱得上是溺愛了,任誰在享受了將近二十年后還能保持理智不迷糊?
甚至在王毛仲心里大概還在埋怨皇帝,我兒子縱然有些做法欠妥,但他總歸還只是一個孩子,你皇帝竟然這么不留情面,難道你就沒有錯?我現在提出這個要求,就是要給你一個修復彼此關系的機會啊!
這世上很多執念都是無解的,明明錯到離譜,卻又那么篤定且自信,大概在幻想中有那么一處烏有鄉可以讓人蠻不講理、肆無忌憚的撒野,而權力往往會讓這種現象成為現實,所以才會讓人狂妄的全無敬畏之心。
雖然還是不能準確的把握住王毛仲的心路歷程,但張岱能夠確定的是,這貨已經要完了,而且時間不會太晚。
皇帝為了維持北門宿衛系統的穩定,跟個龜物一樣遷就包容了王毛仲將近二十年之久,結果換來的只是變本加厲的恃寵生驕和無理取鬧。他要還能繼續忍耐下去,那就真成了忍者神龜了,為了維穩屎都能吃!
張在聽完高力士的話后,頓時便也皺起了眉頭。他雖然看在皇帝的面子上,曾經對王毛仲也多有恭維,但骨子里還是有些看不起這家奴恩幸。
不過這種輕蔑若全表達出來的話,那高力士想必也不會很自在。加上他如今已經不在其位,也不方便發表太過激烈的看法,因此在沉思一番之后才道:“大禮之后或有大變,老夫舊年未能察此,險遭所害。霍公若仍不知持謹,恐怕也禍不遠矣!”
高力士聞聽此言,當即便若有所思的點點頭。下半年除了恭賀圣壽的千秋節之外,還有另外一樁大禮,那就是拜謁皇陵。
這本來是封禪的配套禮節,只是由于開元十四年大災頻生,開元十五年又邊事劇變,內憂外患接踵而至,皇帝臉皮再厚也沒臉在這種情況下去拜謁諸陵,只能一拖再拖。
這種盛大的禮節往往是對一個階段的總結,因此在典禮完成之后,通常就會有一番新的秩序調整。而一些身處高位的大臣若在這過程中不夠謹慎,勢位顛覆也只在頃刻之間。
高力士并沒有在張家逗留太久,又和張討論了一番時事之后便起身告辭,他還約了葛福順今晚來他家做客呢。雖然本身也并沒有準備什么深刻的話題要與葛福順溝通,但總要釋放出一個雙方漸行漸近的苗頭出來。
等到張岱將高力士送走之后再返回堂中來,張便又交代他道:“此番內官和北門的爭斗,你不要涉事太深,越到關鍵時刻,尤需敬而遠之。往者毛仲或還心存幾分忌憚之想,但死生之間自然無需再作忌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