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岱所接手的這個案子,當事的太常博士從四月遭受輕視冷待便一直在向有司進行反應控訴,但卻遲遲得不到正視與回應。如今張岱彈劾太常少卿薛縚事跡一出,這太常博士當即便將情況反映到張岱這里來。
這件事案情很清楚,之所以一直得不到解決,原因也很簡單,就是當事有司根本不予理會。
按照這太常博士提供的文狀和供詞,前人前后數次向太官署提出抗議、并且告事于其上司光祿寺,但卻一直得不到回應,中書、門下兩省,包括御史臺都有反應,但基本上也沒人搭理這件事。
“太官令到案沒有?”
張岱在詢問完這名太常博士后,便又開口詢問道。
“稟張侍御,卑職昨日已經致信太官署,太官令李測至今未應。”
一旁的趙嶺聽到這話后,當即便起身稟告道。
張岱聞言后便微微皺眉,另一個當事人還未到案,案子自然審問不下去,略作沉吟后他便又說道:“去信光祿寺并再致太官署,若午前仍未到案,來日劾免其職!”
“張侍御當真強直公道、持憲英明!”
那太常博士聞聽此言,當即便一臉欣喜的對張岱作揖說道,然后便在吏員引領下往側堂廡舍稍作等候。
接下來的一樁案子,則是左武衛一名下僚控訴長官濫用職權、私刑致其傷殘,同樣也是各處控訴無果、只能來求告張岱。
這一次當事雙方倒是全都到場,張岱在審問無誤后,便錄事于案,做出自己的判詞,建議罰這名上官補償下屬。
御史臺雖然有審斷的權力,但是具體的量刑與施刑,則就仍要移案于大理寺和刑部執行。比如張岱只能判罰,但具體罰多少、該給予多少補償,則仍由刑部斟酌、大理寺執行,御史臺則負責監督。
如果這兩處量刑、執行的不妥當,致使當事人不滿而再上訪,則這件案子連帶相關的司法人員就要再次被拿入御史臺中繼續嚴加審問。
一上午的時間里,張岱就審斷了七八個案子。
因為這些案子本身就案事比較清晰,并不像狄公案那么多幺蛾子,還得他親自去走訪調查才能破案,通常案事推動不下去,就是因為有關部門的不作為,或者說受到權勢等現實問題的阻撓,需要更強有力的推動才能解決。
而這正是張岱的專長,各個案子擺在案頭上,該罰的罰、該判的判,處理的干脆利落,若當事一方拒不伏法,那就具表彈劾,可謂是快刀斬亂麻。
等到午間時分,張岱結束了推問案件,從堂中站起身來準備返回御史臺本署用餐,然后下午繼續審斷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