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昉看著手里厚厚一沓診斷報告和裝著止痛藥的小塑料袋,不禁苦笑起來。
研究所為自己組織了腦科和神經科的專家會診。在經過整整一天的檢查和問診后,十幾個頭發花白的老專家全都面面相覷,完全找不出頭痛的病因在哪里。
唯一有異常的就是孟昉的大腦神經元有些過度活躍。但除此之外,再也查不出其他的問題了。
最后專家組無奈之下只得給孟昉開了些止痛片,并告誡她要勞逸結合多休息之類的。
“看來我的頭痛應該和灰霧有關系。”孟昉心里有了大致的判斷,但這個猜想不能告訴醫生們。
研究所曾遭遇灰霧攻擊是高度機密的事,這些老專家也不可能知道。
那就這樣吧,反正現在頭痛也慢慢習慣了,似乎也沒那么難以忍受。
研究所在京市的接待人員兼司機等孟昉坐上車后恭敬地詢問道,“孟博士,接下來您還有什么安排?”
孟昉閉著眼頭靠在車座后背上思量了一會兒,說道,“我要去看一下老師。他家在......在哪來著......”
還沒等孟昉想完,司機已經替她說出了地址。
“您還需要帶什么東西嗎?如果要的話我路上會拐去特需商店。”
雖然是不應該空著手,但孟昉很快就發現了一個有點現實的問題。
“我沒有錢或者在京市的配給。”
“抱歉,我沒有提前說明。”司機向她道了個歉,“您這次回來就診的一切活動不需要您自己出錢,全部由研究所負責。”
“......那就去吧。”
京市也進入了戒嚴狀態,路上除了執勤的士兵幾乎看不到什么行人。
孟昉不知道特需商店是什么,在進入京市的路上她看到了各種各樣的配給商店,店外幾乎都排著長隊。配給商店也是京市里能看見人最多的地方了。
經過一處路口時司機停下了車,手指向窗外,“孟博士您看,警戒線再遠點的地方就是灰霧。”
孟昉按下車窗遙遙望去,由帶電鐵絲網、沙袋、坦克組成的警戒線后方大概兩三公里的城區,全部籠罩在淡淡的灰霧當中。霧雖然并不厚重,但就是完全看不清楚內部。
“京市有三個區遭到灰霧襲擊,最后只有八十萬人......失蹤。”司機的語氣愈發的崇敬,“如果不是您的探測器,這三個區的五百萬人大概都會遇難。”
孟昉盯著遠處的灰霧,心不在焉地回答道,“沒什么。”
為什么這里的灰霧不會擴散呢?按照以前的案例,灰霧通常會或快或慢地擴散到一整座城。從來沒出現過只吞并三個區就停止的情況。
難道是因為京市太大了?但申城同樣很大,卻被灰霧以極快的速度吞沒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城區,最終造成一千三百萬人遇難。
很快,特需商店到了。停好車后,孟昉注意到不遠處也停著幾輛檔次不低的車。
走進特需商店,恍惚間,孟昉感覺自己好像回到了霧災爆發之前。
和想象中的不一樣,這里不是一般的配給商店。
身著統一制服的年輕店員們面帶微笑鞠躬說著“歡迎光臨”。潔白無瑕的瓷磚反射著吊燈柔和的光芒,一排排高聳的貨架上擺放著琳瑯滿目的商品,新鮮的蔬菜水果、零食、現場制作出來的甜品和熟食,各種進口食材,應有盡有。角落甚至還有一個咖啡吧臺,兩三個衣著光鮮的人正坐在那里有說有笑地喝著咖啡。
司機看出了孟昉的不解,小聲解釋道,“特需商店是為高層人士準備的。這里的商品基本和霧災前一樣。”
孟昉點點頭,沒有多說什么。她雖然是理科生,但文科其實更好。這種地方曾經也不是沒有過。
挑選了兩罐沿海出品的上等白茶,一壇二十年的越州黃酒。史教授并不愛喝酒,唯獨對黃酒情有獨鐘,沒事就喜歡小酌一杯。
左思右想后,孟昉還是拿了十斤砂糖和十斤鹽。
收銀員鞠了個躬,“您還需要什么嗎?”
“......”
孟昉猶豫了,咬著下嘴唇滿臉糾結。
收銀員也沒有催她,臉上掛著職業性的微笑靜靜地等著客人回話。
最后,孟昉還是開口問道,“你們這里有男性運動鞋嗎?跑步鞋。”
“您好,有的。進口和國產的都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