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博士,這次的味道如何?”
崔韻清雙手托著腮,滿懷期待地看著坐在對面的孟昉。
孟昉夾起一塊蒸得恰到好處的軟爛雞肉,放進嘴里細細品味起來。雞肉經過米酒的溫柔浸潤,變得異常嫩滑,肉質細膩到幾乎不用咀嚼,便在口中緩緩化開,釋放出層層遞進的滋味。先是米酒的清甜,隨后是雞肉的醇厚,兩者相互交織,形成了一種難以言喻的美妙口感。
這正是自己記憶里的味道。
看到孟昉的表情不自覺舒展開來,崔韻清臉上的笑容更加燦爛了,拿起勺子給客人盛了另一道菜,“來來來,嘗嘗這個!這是我跟別人學的魚籽豆腐!應該也很好吃!”
“魚籽......?”孟昉看著碗里金黃色的魚籽有些猶豫,“魚籽這東西,現在應該很不好搞吧?只是吃個便飯而已,你們太破費了。”
“哪里哪里。”史巖笑著擺擺手,“根本談不上破費。孟博士你大概沒注意到,現在各種生活物資比以前要豐富得多,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了。”
“......是嗎。”孟昉夾起魚籽豆腐放入口中,若有所思地回憶起來。
好像確實是這樣。
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內,食堂里能提供的蛋白質來源極為有限,主要依賴于雞蛋、雞肉以及少量豬肉,就連豆腐也顯得尤為稀缺。至于綠葉蔬菜,更是僅限于幾種常見的野菜,主食則幾乎被各式各樣的玉米和紅薯制品所占據。盡管孟昉并非對食物有著過分挑剔之人,但從這些細微之處,她仍能深刻感受到那時全國物資供應的極度緊張與困頓。
然而,不知從何時起,食堂的菜肴悄然發生了變化。鴨肉、魚肉乃至牛肉逐漸成為了餐桌上的常客,主食也悄然回歸到了米飯白面。綠色蔬菜的種類和數量更是指數級的增長,已經恢復到了研究所剛建立時的伙食標準,甚至每餐還有不限量的新鮮水果供應。
當然,盡管如此,食堂依然嚴格禁止任何形式的浪費行為。一旦發現有浪費現象,將依據情節輕重進行處罰。輕則給予批評教育并扣減相應的配給份額,重則可能面臨開除公職乃至監禁的嚴厲處分。
“您也許不太清楚,但現在生產活動已經恢復了很多。”史巖笑呵呵地解釋道,“農業部門之前廣泛發放了高產且抗病性強的種子,同時,國家還在各地建立了簡易的輕工業設施,用于生產化肥和農藥,這些都會免費提供給當地的幸存者使用。而幸存者們只需要上繳一部分糧食即可。”
“雖然我們還是沒辦法對付灰霧,但人們已經喘過氣來了。軍隊把大部分地區的幸存者集結起來共同生活,在有序的管理下,農業生產效率比一盤散沙時要高出很多。”
“經歷了這么長時間的混亂,那些幸存者們真的會如此輕易地聽從安排,聚集在一起共同生活嗎?”孟昉有些懷疑,她偶爾在幻覺中看到的幸存者們,可各個都不是省油的燈。前一秒能跟你稱兄道弟,下一秒也許就會白刀子進紅刀子出。
“我、我可以作證!是真的。”崔韻清急忙咽下口中的食物,認真地說,“我之前跟著醫療組去過一個挺大的村子,官方稱之為‘合作村’,現在這種由軍隊組織起來的村子都叫合作村......那些幸存者的確看上去就不好惹,但他們就是愿意服從軍隊的安排來合作村,原因也很簡單。”
“對于愿意搬遷至合作村的幸存者,他們可以享受諸多優惠。首先,上繳的糧食可以減免百分之十,同時還能獲得更充足的化肥和農藥供應。經過申請,他們還可以使用官方提供的耕牛或農用機械。此外,所有日常勞動都會折算成配給點數,配給點數可以用來換各種五花八門的東西,那些東西在外面幾乎是看不到的。并且,在合作村只需要安心勞動生活就好,有軍隊保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