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二次刺殺事件后,史巖便確信孟昉深知自己身份的敏感性。她會故意發表一些模棱兩可的言論,以此來進一步鞏固自己所謂的“救世主”或“代言人”的地位。
至于孟昉這樣做的具體目的,史巖無從得知。但無論如何,她有意引導公眾將自己視為宗教領袖的行為,本身就極為可疑與危險了。
第三名刺客是個外國人,他不知以何種方式潛入了安德市,并在距離宿舍區大約1.5公里的廢棄高樓內安營扎寨。
對于第三次刺殺,史巖記憶猶新。那天孟昉像往常一樣散著步,突然停下腳步彎腰去系剛剛松開的鞋帶。就在這電光火石之間,一顆子彈擊中了孟昉身后的地面,揚起了一小片塵土。
這一切都被跟在后面的史巖看在眼里。子彈劃破空氣的尖銳聲響對于他來說再熟悉不過,然而孟昉卻似乎對自己的險境一無所知,仍然半跪在地上專注地系著鞋帶。
史巖本想沖上前去拉走孟昉,但身體還沒來得及行動,心中就有一個念頭在阻止他:既然孟昉自稱她的死期未到,那自己又何必冒險去救她呢?甚至可以說,如果孟昉真的死了,反而是一件好事。
這個念頭如同惡魔的低語,在史巖的心頭久久回蕩,讓他硬生生地把即將脫口而出的話語咽了回去,原本準備上前保護孟昉的沖動也隨之消散得無影無蹤。
他知道,遠處有狙擊手在瞄準孟昉。而剛剛孟昉蹲下了身體,狙擊手需要重新計算密位。
今日無風,刺客應該很快就能開第二槍。
然而,比第二顆子彈更快到來的,卻是一道響徹云霄的春雷轟鳴。
或許是由于云層太過厚重,以至于沒有人注意到先前的閃電。這道突如其來的雷聲把所有人都嚇了一跳,包括半跪在地上的孟昉,以及遠在1.5公里外的狙擊手。
第二顆子彈依然未能命中孟昉,而是遠遠偏離了目標,擊中了一面墻壁。巧合的是,當時正有幾名軍官站在墻下抽煙聊天。
作為衛戍部隊的精銳,這些軍官的反應極為迅速,他們立刻察覺到有子彈擊中了自己身后的墻壁。在環顧四周并發現孟昉后,他們馬上做出了判斷:這位備受矚目的科學家再次受到了刺殺。
隨后,軍官們采取人肉盾牌的方式,將孟昉緊緊地保護在中間,并將她帶入了安全的封閉室內。
第三名刺客也失敗了。
衛戍部隊很快對安德市展開了全面搜查,并利用無人機成功鎖定了試圖逃離的刺客。然而,刺客在被包圍后選擇了自殺,軍方在尸體上并未發現任何有價值的線索。
至于今天的第四次刺殺,顯然也以失敗告終。
望著孟昉漸漸遠去的身影,史巖感到一股殺意在自己心中悄然升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