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商。
這個頭銜讓李寄秋的大腦一時沒轉過彎來。不就是賣鹽的嗎?不過在古代,這類人還有另一種稱呼。
私鹽販子。
在歷朝歷代的王朝末期,總會出現各路豪強共襄盛舉的場景,而在這其中,私鹽販子的身影總是屢見不鮮。他們通過販賣私鹽攫取了巨額利潤,并且為了與官府抗衡,往往還組建了自己的武裝力量,從而成為造反起義的主力軍。
而韓江雷這個人,看上去還真頗有幾分行走江湖的豪俠風范。
“你們猜的沒錯,就是古時候所說的私鹽販子。”韓江雷坦然地主動說道,“這沒什么不好承認的。如今,政府與社會秩序已近乎不存在,可大伙兒總得吃鹽吧?有需求,自然就會有供給。”
盡管韓江雷給出的理由聽起來冠冕堂皇,但曾經長時間在政府部門工作的兩人卻是深知其中內情的。
即便過了八千萬年,鹽業依然是由國家專營的,而非完全交由私營。霧災發生后,各地的政府軍隊迅速占據了鹽礦和海鹽場,使得任何私人勢力都無法涉足其中。
這樣做的目的十分明確:灰霧所引發的社會秩序崩潰已不可避免,但通過掌控人類不可或缺的食鹽供應,官方便能對各個聚居地施加最基本的影響力。
因此,在這個末日時代販賣私鹽,無疑是在挖政府的墻角,與古代的私鹽販子沒有任何區別。
李寄秋與玲云筱交換了一下眼神,心中達成了共識:最好還是避免與這種人有過深的交往。
“兄弟,你倆救了我們一命,多余的話我就不說了。”韓江雷略帶歉意地說道,“等車隊過來后,我給你們勻三十升汽油。抱歉啊,車隊儲油也不寬裕,我只能給這么多了。”
“沒關系,三十升汽油足夠了。”李寄秋本就沒指望能得到什么回報,所以這三十升汽油對他來說已經是意外之喜了。
“謝謝你的理解。”韓江雷笑著點了點頭,接著提出了一個建議,“如果你們愿意跟我回利州市附近的基地,我可以送你們更多的汽油,如何?”
李寄秋連忙婉拒道,“不必了,我們走的方向不同。”
“不方便的話就算了,沒關系。”韓江雷并未強求,拿出了對講機,“二位請稍等片刻,我這就把車隊叫過來。”
“小旭,康爾馬市已經完了,不能再走主路,讓車隊來我這邊的小路。”
“收到。”
下達完命令后,韓江雷向前走了幾步,雙手背在身后,宛如一位老干部般遠遠地眺望著正在調轉方向的車隊。
趁此機會,玲云筱拍了拍駕駛座椅,將頭湊過來附耳說道,“我剛才看見了,他們至少有四把自動步槍。”
“有就對了,私鹽販子怎么可能沒有自己的武裝?”李寄秋低聲回應道,“等會兒車隊過來了,我去跟他們交涉。你坐主駕駛,萬一情況不妙直接開車逃走。”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