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災ol》官網論壇,今天格外的熱鬧。
至于原因,倒不是因為開發團隊更新了什么新內容,而是現有的游戲內容又被某人玩出了花來。
一葉知秋:“……以上就是我的施法體驗以及學會魔法的全部過程,希望能作為拋磚引玉的引子,給正在探索魔法奧秘的朋友提供一些參考。”
花了大概半小時的時間,葉知秋將自己過去兩周半遇到的問題以及總結出的經驗都更新在了帖子里。本來他只是打算隨便寫寫,結果越寫思路越清晰,不知不覺就寫了一兩千字。
甚至于在這個梳理知識點的過程中,他對于《天災ol》的魔法體系還產生了新的理解。
思索了片刻,他最終還是將這個不成熟的想法,也一并附在了帖子的下方,作為學術上的探討。
“……游戲中的npc提到,魔法的核心是主觀意識對客觀事物的想象,我覺得這句話還是不夠準確。”
“如果僅僅是想象力,以我的想象力不至于需要兩周半的時間才能完成對火焰的具現,這其中一定存在著其他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門檻。”
“在經過反復的思索之后,我設想到了一種可能……”
不同的人對于同一件事物的認知是存在偏差的,就像生活在沿海和內陸的人很難幻想同樣的一場風和一場雨。
更何況魔法并不是客觀事物本身,而是客觀事物的延伸,這幾乎注定了人們關于它的想象一定是天差地別、天馬行空的。
那么為什么有的人能施法,有的人卻不能?
僅僅是因為精神力或者智力屬性不足嗎?
一葉知秋不確定自己是不是應該做這種深入的解讀,但他目前能掌握到的線索確實都指向著同一個方向。
“……一個人的精神力是渺小的,不足以讓整個世界回應他的愿望。”
“故而‘我之所想’并不準確。”
“更準確的應該是‘眾人之想’,以及‘為我所用’。”
這是他能想到的最優解。
假設《天災ol》設定中的星球上存在著某種能夠回應主觀意識的能量,而生活在這顆星球上的智慧生物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逐漸意識到了它的存在,那么一定會開始有意識地將這股力量最大化。
一開始人們七嘴八舌地各抒己見,各自向不同的方向使力,結果費盡力氣只落下來幾顆雨滴。
再后來人們意識到不能像沒頭蒼蠅一樣亂竄,必須找一個方向一起使勁,于是在某個酋長或者祭司的帶領下一起求雨,祈求某年某月某日大家都見過的那場雨。
不出意外他們成功了。
哪怕他們最終沒有求來那天見過的那場暴雨,最終得到的效果也一定比最初好得多……畢竟那是一群土著共同發出的吶喊,在這個過程中或多或少引發了一些共振,或者說共鳴。
人們并沒有滿足于此。
群居動物的天性很快發揮了作用——
無論是狼群還是羊群,都開始尋找他們的頭狼或者頭羊。
沒有任何意外,人們幾乎是自然而然的就開始設想有那么一位法力無邊的祭司或者說神靈,設想他本人或者祂在凡間的代言人能夠代替自己行使求雨的權力……
于是超凡之力的概念誕生了。
并且這個概念一定是伴隨著宗教、文化等等這些有組織的人類活動一起誕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