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森鎮的面積不算小,蘇離感覺遠遠超過了7里,可能有十幾里的大小了。他帶著衛隊穿越戰錘之路就花了十幾分鐘的時間。
這條路上人流密集,不斷有一個個小隊的城衛軍穿越街道,緊急前往各處巡邏和處理事件。
帝國本來就武德昌盛,邊境親王領又給這里的人注入了幾分粗魯和野蠻,所以邊境的人們如果爆發了糾紛,更傾向于動手而非動口。
領地也有律師,不過律師們通常都是孔武有力的漢子,極少有女性。
因為有的審判官非常的暴躁,懶得聽訴訟雙方啰里啰嗦的陳述,尤其是涉及到兩個家族或者兩個勢力、商隊的糾紛時,他們更傾向于讓雙方的律師用手腳說服對方!
用審判官的話說,這叫帝國本色。帝國的統治階層是騎士,講道理靠的是刀劍,而非像婦人一樣用口舌。
所以拳頭更大,實力更強的那一方,往往就更有道理!
別問這種訴訟方式合不合理。實力就是硬道理!拳頭大就更有道理。
要是訴訟的雙方都是農奴,一些殺氣更重的審判官,直接會把有糾紛的雙方全部吊死。他們的智慧處理不了問題,那就把制造問題的人全部處理了。
這導致平民、傭兵、旅者們有糾紛都傾向于自己動手解決。
城衛軍處理事件只是去解決他們戰斗導致的財務損失,對失敗者發出罰款。
如果失敗者交不起罰款,那勝利者也得給他們的戰斗作出補償。
畢竟他們糾紛誰贏誰輸,城衛軍們不在乎。但是領地的一草一木都是領主大人的財富,他們打壞了,賠償那是一個銅幣都不能少。
蘇離走在路上,看著這熱鬧的場景,便對勞恩問道:“我的掌璽大臣,黑森鎮現在有多少人?”
勞恩連忙策馬跟上了蘇離,但依舊保持著半米以上的距離,再靠近他的戰馬就會被死亡之爪給攻擊了。死亡之爪驕傲的不允許任何坐騎與它并駕齊驅。
“領主大人,雖然我們黑森鎮看起來很熱鬧。但是常駐人口比您估計的要少許多,加上矮人,也不會超過3000人。流動人口大概在1000~2000人之間。”
“這么少?”蘇離詫異了,他看這么繁華的景象,還以為黑森鎮在冊戶籍至少有五六千人呢。他印象中黑森鎮的人口也大概一直是這個數字,幾經戰爭波折,又經過補員,但人口沒有大幅增長,也沒有減少多少。
勞恩立即解釋道:“我們黑森領的人口主要分為了三個部分,第一毫無疑問是軍隊:騎士、武裝侍從、行省軍隊規模大概在2000人左右。”
“然后是奴隸,您的奴隸是領地最多的,有2400多人,但是奴隸們沒有資格居住在城鎮中,他們大部分都居住在比約恩淺灣周圍。正是他們的全力開墾,今年全年在比約恩淺灣周圍才開辟出了1100頃良田,讓廣袤的平原變成了肥沃的農田。”
“最后就是領地的農民和自由民了。農民們無需多說,都居住在郊外和鄉下,他們組成了城外的農場與村莊。在城市里的自由民大概也就2000多,他們構成了領地的手工業者、商人、出版社、裝卸工行會、盜賊行會、富人區等等。”
“領地的奴隸和軍隊毫無疑問擠占了人口總數的大部分,剩下的自由民數量還是太少了,而且還要分出去一部分的農民。”
蘇離點了點頭,領地發展的時間還是太短了,全靠移民和招徠流民,這個再怎么殫精竭慮,效率也提升不起來。
蘇離覺得要把領地人口提升起來,還是只有兩個辦法。
第一個當然是靠時間積淀,他這來領地也就不到八個月的時間,人口不足是理所應當的,可是他要種田八年,什么問題都迎刃而解了。
另一個就是擴張,邊境親王領不是沒有人口,只是很多都在其他開拓領里。等綠龍的戰爭結束了,他就可以讓俄爾施泰因對周圍開啟一波征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