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森獅鷲工程學院位于黑鐵脊島上,其位于黑水河與布里恩涅河河交匯處向西500多米處,三面環峭壁,僅南側有百米吊橋與陸地相連。島嶼主體為黑色玄武巖,頂部經人工削平形成學院基座,遠望如懸浮于云霧中的鋼鐵冠冕。
島嶼外沿筑有20米高的棱堡城墻,表面澆筑熔融黑鋼,鑲嵌帝國獅鷲浮雕;中央是鑄鐵圣堂,是一座穹頂風格主堡:中央尖塔高120米,頂端懸浮直徑15米的青銅齒輪日晷,晷面鐫刻正義女神禱文,正午時投影能夠覆蓋全島。內部以巨型拱券支撐,彩繪玻璃描繪黑森領的征戰史,光線穿透時形成流動的“光之史詩長廊”。
穿越百米的一條寬闊石橋,一進入學院內部,就能看到一座高達50多米的烈陽女神大理石立像,手持圣劍凝視烈陽。
在圣像前的甬道兩側上還有一片百米的大理石紀念碑林,上面銘刻“寧自毀于鋼火,勿茍活于腐蝕”的學院校訓。而在其背后則銘刻著黑森領創立以來的一次次輝煌戰績和史詩大捷。
院長奧利弗帶著學院的講師和高級工程師們在圣像下歡迎蘇離,本來是要帶蘇離進入學院進一步參觀的,但蘇離卻被這一片大理石紀念碑林給吸引了目光。
他帶著希露徳、勞恩和范達爾逐一在二十幾米高的大理石碑下,把所有碑銘都給讀了一遍。
第一塊碑講的就是【布里恩涅河高地之戰】:黑森領創立第三月,哥布林斷趾部落首領戈爾基爾受混沌腐蝕低于,率5000部落成員、含哥布林卑劣偷襲者和3頭強大的阿納瑞克巨蛛入侵黑森林,意欲沖入廣袤平原,劫掠領地、焚燒農田。領主·紫荊花騎士·蘇離大人緊急動員領地50名騎士及130余名武裝侍從,領地上下一心,迎擊于布里恩涅河南岸高地。兩軍激戰自正午至黃昏,領主以榮耀圣物·風翼之符引得狂風大作,終于一戰破敵,斬首兩千余級,獲榮耀圣物·避水珠。
第二塊講的是領地蕾芙琳湖的形成,忠貞的領地騎士為了保護領地的領民,在對抗綠皮入侵的戰爭中英勇犧牲。她的眼淚落在了大地上形成了領地的圣地蕾芙琳湖,領民只要心懷敬意的向湖泊祈禱,就能夠獲得女祭司的庇佑和保護。湖泊周圍的土地也因此變得更加肥沃,農作物豐收,漁獵豐富。
第三塊碑講的是領地元帥俄爾施泰因騎士力戰一天一夜,成功斬殺一頭強大的雙足飛龍,數百人圍觀了其壯舉。
后面的一塊塊紀念碑上詳細的羅列了【恐虐神選斯卡爾之戰】、【邊境哨所之戰】、【黑水河之戰】、【紫荊堡之戰】、【黑松林反擊戰】等等。
每一場戰事都驚心動魄、激勵人心,其一句句都讓瞻仰者能夠清晰的看到黑森領創建以來,一路的篳路藍縷和金戈鐵馬!
正是依靠這一場場激蕩人心的輝煌大勝,依靠蘇離統帥騎士的浴血鏖戰,黑森領才能戰無不勝,氣吞山河,屹立在黑森山麓這片廣袤而肥沃的邊境親王領土地上!
蘇離仰望著這一片片的碑林,情不自禁的胸中激蕩,有種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豪氣壯志,對從領地創立之初就跟隨在他身邊的三位大臣慨嘆道:“這些碑林見證了我們‘以劍犁開荊棘,以熱血灌荒野’的來時之路,每一塊碑文都是我們的輝煌與見證啊。”
希露徳也仰望著這些碑文,絕美的臉龐上英姿颯沓,贊道:“這片碑林著實不錯,直到這一場場大勝、一次次輝煌的事跡清晰的擺在面前,我們才更清楚的看到我們過去的一年沒有虛度。甚至整座領地都有了自己的歷史底蘊和共同的榮耀。”
什么叫歷史底蘊,什么叫文化認同,這一刻在碑林里展現的淋漓盡致了。
每個黑森領的成員如果看到這一座座紀念碑上所銘刻的歷史戰績與榮耀過往,都會心中油然而生一種歸屬感與自豪感。正是他們親自參與了這一場場金戈鐵馬的戰斗,用血肉山河筑起了領地的輝煌,才讓領地得以屹立于這片土地。
事到如今,這座領地已經不僅僅是蘇離一個人的私有物。更是凝聚了無數騎士、大臣們的心血、理想甚至全部的人生!是所有人的共同歸屬。
就假設蘇離萬一不幸,遭遇了刺客的刺殺,他的兒子才剛剛弱冠之齡,沒有任何威望,對著騎士們訓話,騎士們都沉默不理。他的振臂一呼,下面是鐵一樣沉寂的一片重裝方陣。
可是當外敵入侵時,這些騎士家族們還是會聯合起來,團結在一面紫荊花的旗幟下,共同抵抗外敵的入侵,守衛這片凝聚了所有人鮮血與生命的共同的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