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管的嚴,不讓同外界多交流,所以只能隔兩天打電話報個平安巴拉巴拉。
這也是真的,不過人家沒限制打電話,而是囑咐不要對外亂說亂傳,以免引起外界恐慌。
董萱聽了很擔心顏禮,顏禮解釋安撫了好一會,才算是把人穩住。
之后,顏禮又給黃圣衣發了短信,隨便找了個借口,讓她盡量不要打電話,短信聯系,他看到回復。
接著,他把卡又換了回去,撥通了梁冠化的電話。
“喂,梁老師………是這樣,你有沒有那個錢雁秋錢導的聯系方式,不不不,不是拍戲,我有其他的事找他……”
自從知道梁冠化說的《武朝迷案》就是《神探狄仁杰》,他就開始惦記上了這部劇。
《神探狄仁杰》男主找了梁冠化,估計是演中老年的狄仁杰,顏禮演不了,也不能搶梁冠化的角色。
那個類似于展昭的角色,錢雁秋屬意自己的老同學兼好兄弟,估計也搶不到。
不過顏禮對參演這部戲的興趣也沒有那么大,他更對這個項目本身感興趣。
據每月情報的信息透露,這部劇的投資不高,應該在1000萬以下。
但成績極佳,不但在央視表現出色,后續還登錄了多家衛視,重播次數在當年新劇中名列前茅。
在《征服》嘗到甜頭后,顏禮對這種小成本+好成績的劇頗為青睞。
不過,相比于《征服》,《神探狄仁杰》可不是無根浮萍,其在情報里明晃晃的顯示是央視出品。
背靠這棵大樹,不是他想分杯羹就能分杯羹的。
不過顏禮心態不錯,有棗沒棗打三桿子嘛,能參與投資最好,不行的話,拿下發行業務也行。
沒錯,發行業務也是可以賺錢的。
這里要說一下,正常發行電視劇不是像顏禮之前發行《征服》那樣,先把版權拿下,然后去找電視臺賣。
這么干風險太大了。
相當于給制作方兜底,萬一沒賣出去或者賠了,那就砸手里了。
所以除非很看好某部戲,覺得有盈利空間,否則一般發行公司很少這么玩。
這個時期的多數發行公司,其身份更偏向于影視中介。
那些知名影視公司和頭部劇組不必多說了,有自己的發行渠道,甚至電視臺、片商、廣告商主動過來求合作。
但絕大部分中小影視公司或者是制片人、導演拉投資攢局的小劇組,根本沒有什么獨立發行的能力。
去找電視臺,人家也不鳥你,就算能賣出去,往往也談不到好的價格。
這時候,就需要發行公司出馬了。
這些發行公司往往有自己擁有一定的電視臺人脈和渠道,可以通過關系網幫助賣劇,然后從中抽取利潤。
具體利潤幾何,要看采取什么方式。
比如有些是玩保底,類似于顏禮和高群書的合作方式。
只不過版權歸屬于制作方,發行方不掏錢,而是與制作方約定一個保底價格。
比如500萬,在一定時間內,賣不到500萬,發行方只收取微薄費用或干脆免費,但超過500萬,500萬歸制作方,多的錢歸發行方。
顏禮當初發行《征服》,其實最開始就想這么玩的。
但是老高急著還錢,也怕電視劇播的不好,徹底沒人要了,所以只想把版權轉手,不想承擔發行不利的風險。
于是,有系統倚仗+知曉未來的顏禮才選擇賭一把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