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個價格還是有條件的!
京城衛視要求顏禮在三個月之內只能再賣一家上星衛視,說白了,拿錢減少競爭對手。
其實最開始,京城衛視想直接《征服》的首輪播映權打包,不讓顏禮再賣他家。
但被顏禮開出的價格嚇退,才采取這個條款。
顏禮同意了。
前面就提到過,市場是有限的,同一時期,同一部劇最多3~4家衛視一起播。
否則就容易引起收視率分散、資源浪費等后果。
京津冀三家衛視拿下《征服》版權之后,這部劇的紅利被分的七七八八了。
除非顏禮低價甩賣傾銷,否則感興趣的電視臺不會太多,
可要是低價甩賣,相當于把京津冀三家電視臺往死里得罪,除非顏禮之后不干這行了,不然不可能做這種傻事。
是以,京城臺這個條款雖有限制,但問題不大,想多賣顏禮還找不到買家呢。
甚至顏禮干脆拿著京城衛視這個條款,當成提價的工具。
與最后一家電視臺談判時,明確表示是《征服》首輪播映權最后一家,之后再談,就都是三個月以后的二輪播映權,到時候只能喝湯了。
饑餓營銷,價高者得!
再加上系統摸底探價,顏禮成功將《征服》以530萬的價格賣給了渝市衛視。
四大直轄市合作了仨,可惜魔都衛視家大業大,受眾與《征服》風格也不符,否則顏禮說不定可以通吃所有直轄市。
620萬+530萬,再加上之前兩家衛視+dvd版權的720萬,總計1870萬。
即便這里面還有一些公關和稅務等支出,顏禮現在是貨真價實的千萬富翁了。
更不用說,《征服》后面還能賣二輪、三輪及地面頻道,雖然價格大跌,但怎么著也能進賬個幾百萬。
一部《征服》,至少給顏禮帶來2000萬的收益。
“還是得發橫財啊。”
顏禮算了賬后,十分感慨,這要是指望著拍戲、炒股、運營其他小生意,什么時候才能積累這個身家。
緊接著,顏禮開始把這到手和尚未到手的2000萬進行分配。
200萬,買房買車,日常生活。
500萬,用來炒股和開網吧,具體操作再結合情況和股市收益。
余下的1300萬,顏禮打算全投到易安影視,100萬公司用于公司運營,余下的1200萬,則投資影視項目。
當然了,區區1200萬,最多能撐起一兩個劇組,資金緊張,還風險大。
不過顏禮也沒打算自己一個人吃獨食。
這年頭沒有幾家影視公司是靠自己砸鍋賣鐵投資影視的,同顏禮的原因一樣,資金不夠,風險太大,所以都會想辦法從外面拉錢入伙。
影視行業的好處就是名聲大,有的是凱子……咳,金主想來闖蕩闖蕩。
到時候忽悠到位,給點好處,拿金主的錢拍劇,賺了錢,影視公司吃大頭,金主分小頭。
就這,金主還謝謝你呢。
因為有的是缺德的王八蛋,拿著拍劇當幌子,就是單純為了騙金主的錢。
隨便攢個劇組,找兩個明星,攝影機一開,拍的挺熱鬧,錢也是嘩嘩的沒,就是拍出來的東西不是東西。